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封面 > 正文

如何培养更多“少年杨利伟”?-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22-02-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让所有参与火箭设计的孩子的名字在2021年组成“天榜”,不仅为这些孩子提供了展示梦想的舞台,更是通过在孩子的心中埋下航天梦的种子,为中国未来的航天梦注入了新生力量。
记者|王仲昀


  2022年春节来临之际,所有中国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拜年祝福。2月1日零点,在壬寅虎年到来时,神舟十三号正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乘组手持“福”字和对联,向地面全体中国人发来新春祝福,祝大家“虎年新春快乐”。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年。

  近年来,每一次中国航天的新闻刷屏时,总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被提及,那就是中国首位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不断憧憬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杨利伟一样飞向太空。电视上,课本中,英姿飒爽的中国航天员正在成为他们的榜样。液体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robert hutchings goddard)说:“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从航天员,到航天科普专家和教育专家,在他们眼里,点亮梦想需要从小播种希望。


航天员亲历:梦想的种子,在童年时播种


  蓝天,白云,飞机场,巨大的轰鸣声,这些构成了赵传东童年时最深刻的记忆。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童年时最为日常的记忆,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影响着他对于飞行之路的追求。“现在看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重要的影响。”赵传东说道。

  每天看飞行员训练,听着飞机起降的轰鸣声,如此宝贵的少年经历,令赵传东耳濡目染,自小时候起就对于这份事业有着异于常人的熟悉。他开始想象,自己有一天也像那些飞行员哥哥姐姐一样,穿戴整齐,拿着领航资料,排着队登上飞机。“这个画面我小时候经常见到,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圣和骄傲。”这一份对于未来自己也能够如雄鹰般展翅翱翔太空的憧憬,便就此成为他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一部分。少年时父母的培养方式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不止于让赵传东早早地接触到飞行与航天这么简单。更关键的是,这些因素帮助赵传东明白了追逐梦想的奥秘。“父母从小对我的教导,让我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安排,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就是时间观念,要坚持,不能五分钟热度。”赵传东告诉《新民周刊》。

  在度过 16 年飞行员生涯后,赵传东于 1995 年报名参加了中国第一批航天员选拔并入选最终 12人名单。“有了多年的飞行员经验,加上小时候的萌芽,我报名时有了一个朴素的认知,就是觉得自己有希望,可以尝试。”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许多内容都是全新的,需要四到五年的学习训练,有八大类,一百多个科目。门门都是难过的关,超重训练中的呼吸困难、肌肉牵扯也经历过。但中国首批航天员以科学精神,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战胜困难,在2003年全部拿到了神舟飞船的“驾驶执照”。

  2014 年,作为航天员退役后,赵传东没有离开自己从小就热爱的航天事业。“国家培养了我那么多年,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即便不能执行任务,我还是希望有一个突破口,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发挥出来,为航天事业发挥一份力量,做出一点贡献。”除了参与、指导航天食品研制、航天员训练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赵传东还积极投身于面向大众的航天科普活动。


教育专家解析:自主规划,“双减”后迎来更大舞台


  当时间来到2022年初,全国中小学生们正在迎接寒假的到来。这个寒假略显特殊,因为它是自2021年“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按照“双减”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能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培训,因此,这是“双减”后第一个学生没有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寒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广大儿童过上一个更有意义的寒假,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的方向。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也提出了他对于上述问题的解析。

  熊丙奇认为,“双减”之后学科培训机构在供给上大大减少,非学科类机构迎来了更多的空间。不过当寒假到来,家长并不能简单地将孩子送到艺术体育科学等领域的“兴趣班”之后完全不闻不问。“非学科培训,本身也应当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选择,服务于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不同的需求。如果要追求所有学生都参与,那么就等于走了学科培训的老路,继而会形成一种‘新内卷’。”熊丙奇对《新民周刊》说道。

  学校自然会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在熊丙奇看来,完成寒假作业固然重要,但寒假不应该只有寒假作业。“我们可以想象,没有哪一个学生会说,完成了学校的寒假作业,就觉得自己的寒假很有意义了。而是可能他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那种回过头来看让他回忆终身的,这才是有意义的。”换言之,“有意义”意味着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对其成长有价值的活动,同时能在活动中有收获充实感,而不是简单完成寒假作业那么简单和枯燥。

  在追寻“有意义”的过程中,熊丙奇表示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家庭应该结合孩子自身情况,引导孩子做好属于自己的规划。“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教育非常重要。很多学生进了大学,连选课都很矛盾,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这是因为从小到大没有自主学习空间,一直都是被学校和家长规划好。现在我们开始从双休日和寒暑假入手,就是一个积极尝试的开始。所谓五育并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到了大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是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关注书本之外的教育,拓宽孩子的能力和素养,这才能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起到帮助。”熊丙奇说道。

  “双减”之后,“关注书本之外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麦当劳中国通过“点亮梦想”活动,让孩子们得以有机会通过多样化形式在cctv、联合国和月球点亮自己心中的小小梦想。2021年,更是把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名字制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天榜”,让每个孩子的梦想之光都能够被看见。在熊丙奇看来,对于发挥孩子的自主性,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像麦当劳中国这样的企业参与是很重要的。“能够有更多企业关注和参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宝贵的,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熊丙奇认为,“点亮梦想”这种鼓励孩子参与和实践类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成长中必备的素质,譬如探索精神。众所周知,能够成为科学家或者某个领域专家的是少数人,但这种敢于梦想、不断探究的精神,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点亮梦想,培养方式更多样


  正如熊丙奇所言,对于有志于自主规划的孩子,寒假绝不是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那么简单。而近年来赵传东也在一次次航天科普活动中发现,科普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开始,我接触的航天科普只是专注于专业知识。每次做完活动,我都会和观众进行交流,也有了一些新体验,于是调整了方向。我意识到不能只讲科普知识,探月精神、航天精神,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我结合航天员成长经历,在科普航天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载人航天精神的弘扬和培养孩子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使孩子拥有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另外,科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推动,部门主抓,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专业人士共同努力。”赵传东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到。

  关于这一点,麦当劳中国在2020年让孩子们的画作电子版跟随嫦娥五号登陆月球后,2021年又号召孩子们制作自己的火箭作品,承载这些作品的芯片即将随长征11号火箭发射升空,而这些参与活动的孩子名字也被制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天榜”。从平台再到载体,这些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展示梦想的舞台,为孩子们的航天梦在现实中找到了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此外,赵传东还提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科普活动也应当有所侧重,比如对低龄儿童,在知识科普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和故事激发其兴趣。在这一点上,他认为麦当劳“点亮梦想”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别开生面的科技营活动,探月专家在进行丰富有趣科普的同时,还邀请小朋友亲自分享火箭设计理念的做法值得称赞。

  据悉,未来三年麦当劳还将继续与“中国探月”一起,跟随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带领孩子们了解最新的航天知识和科技发展。

  培养更多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普及航天教育,不仅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储备未来力量,更是为实现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今天孩子们有探索宇宙的兴趣,明天他们就有走向太空的勇气。我们同样相信,孩子的梦想承载着无限的想象力,通过“点亮梦想”活动平台可以让“孩子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记者 王仲昀)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