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广域 > 正文

徽州红-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21-07-1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尘世伊语(安徽黄山,国企职员)


  80多年前,一对出生于徽州休宁五城镇的姐妹,从上海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姐妹俩先后在延安生活8年和10年。她们是我的两位有着传奇经历的敬爱的姑婆。

  大姑婆从小聪慧,从小听过她的祖母讲到侠义故事,深受影响,对劳动人民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同时由于自己在家庭里也处在受压迫的地位,所以不满意旧社会的不平等、不自由、贫富悬殊的现象。后来她在上海读大学,接受了更多的进步思想,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3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安排,1936年前后在抗日会担任宣传教育工作;1937年在杨树浦工人子弟小学当校长;1938年,她被党组织派往武汉,在武昌第一纱厂当工人,同时搞工人运动。不久,党又派她奔赴延安抗大学习。从武汉到延安有二千多里,沿途要跋山涉水,还要穿越日伪封锁线。她身边出生仅五个月的女儿无法一起长途跋涉。为了完成党的任务,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忍痛把女儿丢弃在育婴堂,然后含泪踏上了征途。到达延安后,她进入抗大受训。没有想到,更令人痛心的事发生了。她的爱人从抗大毕业后,被党派到河南新四军根据地工作。1939年11月国民党顽固派进攻根据地所在地竹沟,发生了“竹沟惨案”,她的爱人和二百多名新四军将士都在这场惨案中不幸牺牲了。刚经历了骨肉分离的痛苦,又传来爱人遇难的噩耗。但是坚强的她从未质疑过自己的选择,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信念,使她抹干眼泪,又回到革命岗位上努力奋斗。后来,她去了马列学院学习,又到南泥湾八路军359旅和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担任文化教育工作。解放后,一直在教育部和高教部从事机要秘书工作。

  小姑婆从小看到家中孤儿寡母在封建大家族中受欺凌的情形,也立志要努力读书学本事。转到上海读书后,受到已读大学、思想进步的大姑婆影响。1936年,她参加了“国难教育社”,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大姑婆和其他地下党员来家中开会时,她和她们的母亲就会坐在房屋门口,为他们站岗放哨。大姑婆带回家的党的秘密文件,也是她和她们的母亲帮助收藏起来。为了更好地开展救亡工作,大姑婆建议小姑婆,应该学习一种专门学识,可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职业。于是她就去报考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18岁的她在国难教育社内的共产党员召唤下,毅然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陕北公学毕业后,她于1938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组织分配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从事书记员、秘书等工作。1939年春天,在董必武主持下,她与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结婚。延安的老同志谢觉哉和林伯渠等参加了婚礼,年轻的同事在延河边采摘了花朵,扎成花环献给他们。这场婚礼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她基本上都在上海的高等学校从事人事和组织方面的领导工作,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的党委组织部长。

  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六股尖,源头之水养育出清纯婉约女子,而驰骋明清三百年的赫赫徽商,又奠定了这片土地上“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良好风尚。“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人杰地灵的徽州,孕育出无数优秀儿女。从这块土地出发的姐妹俩明辨世事、洞察人生,让她们走上革命道路。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对徽州革命姐妹花的名字:姐姐(大姑婆)吴梅影,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妹妹(小姑婆)吴树琴,骨灰安放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她们是无数革命者中的一员,是时代洪流中两朵美丽的浪花。(撰稿 尘世伊语 安徽黄山,国企职员)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