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升级打怪”的出境求学之路-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如果问起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之下,哪个领域复苏最慢?留学市场也许是其中之一。减少的国际航班、临时关闭的大学校园、大排长龙的签证队伍……这些都成了留学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中国的留学生们能否按期返校,直接影响了留学市场的复苏程度。
根据此前教育部统计数据,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在被疫情隔绝一年后,一部分人开始在这个逐渐“解冻”的世界中,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
《新民周刊》采访了去英美加法日留学的几位中国学生,他们有的因为拿不到签证而搁置留学计划,有的因为回中国不便而滞留异国他乡,也有因为疫情关闭校园而不得不在国内上网课。
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将梦想完成的过程,毕竟除了咬牙坚持拿到那一纸毕业证,很多学生并无退路可走。
签证关
“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这是9月3日晚,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发布部分公告内容,对近期中国各类赴英人员签证申请激增而出现的签证办理缓慢的问题予以道歉。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8月31日和9月1日,英国驻华大使馆也发出了类似道歉,并表示在9月第一周“我们的出签量比平时多了数千份,我们也将在周末继续工作,以求尽快恢复签证服务的正常化”。
事情源于8月下旬,随着英国开学季临近,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多地均出现大规模赴英留学签证积压现象。根据英国签证审理服务标准:非定居类申请,15个工作日内100%完成。但很多准备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今年8月初递签,到8月下旬都还没拿到签证,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通知。部分在上海签证中心递交英国留学签证申请的学生和家长甚至反映,为了能尽快拿到签证,他们支付了8821元的24小时加急费,但24小时后还是没有拿到签证。
对于这批赴英留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及时拿到签证,已经订好的航班就可能赶不上。这意味着机票需要改签,而目前的国际航班没有完全恢复,是否能够按时飞到英国就是个未知数。而且,英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防疫政策是,抵达英国后,需接受两次核酸检测,并居家隔离十天。英国政府将核酸检测包寄到家里,费用是100英镑左右,如果不能按时到达,这一费用也不可退换。房钱、租车等一系列费用也将受到损失。
据英国大学申请系统 ucas 的统计,此前欧盟国家是英国大学最大的海外生源地,但是随着英国脱欧以及疫情的影响,2021年欧盟学生申请赴英国留学大幅下降,来自中国的申请人首次超过来自欧盟国家的申请人,成为英国大学最大的海外生源地。
一般而言,中国留学生赴英留学往往遵循以下的程序:1~4月开始,英国学校陆续下发录取通知;6月底,国内学校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随后,留学生将成绩单、语言成绩、学位证等信息递交给学校,学校审核通过后,即可下发英国大学电子录取通知书(即cas)。紧接着,学生递交留学签证申请。
由于去年疫情影响而延迟入学的中国留学生不在少数,因此这个暑假,申请赴英留学的签证出现了井喷状态。
18岁的上海男生小波今年拿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管理学管理专业本科cas,9月27日开学,但他只买到了10月1日的机票。他对《新民周刊》表示,机票很难抢,而且英国大学那边回邮件的速度比较慢,自己一直在等cas,打电话过去咨询也要等个30分钟到一小时,所以今年确认被录取的日期比往年晚了不少。再加上今年递交的材料还包括新冠疫苗接种的英文证明,这就让他8月下旬才去递交签证申请。为此,他特意选择了5天加急,宁愿多出一点费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因为领馆工作人员有限,但要处理海量的签证申请材料,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就授权“签证中心”协助收取相关材料,进行前期资料审核,然后告诉申请者需要补交哪些材料,以减轻领馆负担,“签证中心”实际上就是一个中介服务机构。而加急的签证费,往往就是签证中心收取,所以连发票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签证加急收费,签证中心也利用申请者着急的心态,推出了“免排队”收费项目。小波表示,“我去签证中心排队的时候,那边的工作人员都会问我们要不要免排队。如果不想排队,多付800就可以直接办理。我反正不赶时间,就选择了排队,大概等了半个多小时”。
在英国大使馆第三次道歉的当天,小波收到了签证。和其他快要赶不上航班的人相比,他算是幸运的了。
和英国签证积压相比,中国留学生赴美签证的难点则不在出签速度上。
2020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了“10043号总统令”,以威胁美国经济活力和人民安全保障为由,通过限制签证,暂停特定院校的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美国。2020年6-9月,美国国务院撤销了1000多名中国留学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的签证。2021年1月,拜登入主白宫后,这一总统令并未撤销,被视为美国政府对中国系统性打压的缩影。
因新冠疫情,从2020年3月20日起,美国驻华大使馆中止了所有常规签证服务,直到今年5月4日才重新开放部分签证预约,自那以后,被拒签的中国留学生、学者集中出现。
今年7月,超500名留学生联名致信中国驻美大使馆,反映他们赴美留学签证申请被美方拒绝。7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需要正视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打压。7月末,中美高官在天津会晤,中方向美方提出的重点关注个案清单中就有“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的问题。在中美天津会晤期间,美国国务院和教育部发布了一份支持国际教育的联合声明,共同承诺将采取实际行动促进美国继续成为全世界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地。
好消息是,自今年5月恢复学生签证以来,美国驻华使团共签发8.5万张学生签证。据美国国务院通知,自2021年8月1日起,持有f-1/m-1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将不再受“ 赴美禁令”影响。但留学生在开学前30天才能进入美国。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8月,国内一度出现大量中国赴美学生排长队、提前五六小时到机场值机的场景。
赴美签证的办理难度,也让部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疫情最严重时期仍然选择留在当地。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即将攻读应用经济与计量经济学的22岁上海女生由由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因为自己的护照即将到期而没敢回国。她对《新民周刊》表示,因为去年不知道自己回国以后再申请赴美签证是否顺利,再加上自己在加州的两只猫无处寄养,所以当同学们都纷纷回国时,她选择留在美国。唯一的遗憾是,当她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经济学本科专业毕业的时候,留在上海的父母无法去美国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和英美等传统留学目的地相比,一些小众留学目的地国家的签证问题仍然存在。
今年25岁的女生小雨告诉《新民周刊》,她本应于去年4月进入东京艺术大学国际艺术创造研究科成为修士生(硕士研究生),但去年2月递交的签证材料因为疫情直到去年12月才下来。为此,小雨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今年4月,本应是小雨入学第一学期开学,谁知日本因为疫情在去年12月底关闭了国境,原定于今年春季去日本的新留学生几乎均未能入境。“我的签证到今年3月就过期了,一直都没能入境日本。但又不能再休学一年,所以我选择在国内用zoom上网课。”小雨感叹,这样的留学状态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希望日本早日开放,让她这样的留学生可以坐在校园里上课。
和小雨不同,准备去法国留学的上海某高校在读博士生劳拉虽然延迟一年出国计划,但是很顺利拿到了签证。她发现,今年欧洲国家的留学签证发放似乎比往年要宽松不少。“可能去年几乎没什么中国留学生去,而近几年国内的留学生显然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留学生生源,创造了巨大的消费机会,使得他们今年更看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劳拉告诉《新民周刊》。
航班关
去年疫情以来,因为国际航班线路变动较大,很多直飞航线取消。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除了签证之外,抢机票就是留学前最大的坎了。
一方面,航班减少导致机票大幅涨价。以赴美航班为例,这个暑假的经济舱机票涨到2万-3万元,商务舱更是达到7万-10万元。另一方面,及时了解航班动态,也成了留学生的必修课。他们会在携程机票等订票平台刷信息,了解当下可选择的航线及班期;也会在留学生聊天群里分享信息。
但留学生的聊天群里往往混有不少机票代理,有时甚至是不法分子。
澳盛教育创始人兼“达叔九点档”创始人袁正翔向《新民周刊》透露,他认识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家长就误入了一个包机群,在支付了价格不菲的包机费和中转酒店住宿费后,群主消失了。因为这个群主不在国内,所以受害者们要追回这笔损失就很难了。
有些留学生会同时买不同航班的机票,看哪班能飞就飞哪班,就怕航班临时取消。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商学院念大二的19岁女生小王就是这样。她告诉《新民周刊》,自己大一不得不在国内上网课,因为有时差,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她无论如何大二都想到加拿大念。为此,签证办了半年才下来。为了防止有航班取消的情况定了几班选择,价格也相应贵了不少。今年8月,小王通过香港转机、路上花了20小时的时间终于到了温哥华。
一些国外高校考虑到中国留学生的情况,推出了包机服务。英国的50多所大学,其中包括帝国理工学院、布里斯托尔大学等属于罗素大学集团的名校,已包下4架飞机来接约1200名中国留学生,以确保他们9月能及时赶上开学。相关高校不仅为目前因旅行限制而必须在抵达后隔离10天的留学生提供食宿,还安排了从希思罗机场到学校的接机服务。
据悉,大约有22万中国学生在英国留学。在整个罗素大学集团,每10个学生中就有1名中国学生,他们带来了近1/5的学费收入,每年约13亿英镑。其中,格拉斯哥大学的学费收入约1/3来自中国留学生。利物浦大学2019年约有1/5的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他们给学校带来了约9000万英镑的收入。
小波留学的曼彻斯特大学也推出了包机服务,和海南航空合作,计划起飞时间是今年的9月17日至10月31日,票价是经济舱13880元,商务舱23880元(不含税)。这样的包机计划看起来很美,但由于是重庆江北机场直飞曼彻斯特国际机场,对于身在上海的小波而言并不方便,所以他还是选择自己购买机票,票价两万二。
对于当下的广大中国留学生而言,出境求学之路,如同一场“升级打怪”的旅程。何时“通关”,仍是未知数。(记者|金姬)(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