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社会 > 正文

考古真的那么热?-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20-09-0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热,还是不热,他们就守在那里。
记者|孔冰欣


2020年9月1日,北京大学本科新生到校报到。来自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的钟芳蓉,即将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开始她的大学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对于小钟来说异常热闹。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绩发布,围绕她“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的巨大关注和讨论,一直没有间断。

  “考古”这个话题,因为钟芳蓉再次上了热搜。

  近年来,从海昏侯墓的发掘、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等,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再到盗墓类网络小说风行,屡屡被改编成影视剧;国内似乎兴起了一股考古热、文博热——对中产阶层审美趣味的受众而言,通达古今、博物洽闻,自然是“有追求”的境界,尤其值得嘉许的态度。

  青年人开始“往前看”(考古者,亦为溯源之旅也,须逆行“往前看一看”),也有中年人开始把孩子送出国,期待更专业的考古学教育,帮助拓宽视界,最终拓宽世界——将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握于掌中的感觉,诚然是迷人的、极具诱惑力的。

  但是,撇除表面蠢蠢欲动的翻腾泡沫,“考古”这泓深不见底的静水,真的已经被不可抗拒的能量彻底煨热了吗?


case 1 | 停驻


  《新民周刊》1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刘沁。

  本科:管理学专业。

  研究生:复旦大学公众考古学。

  目前职业:考古教育类相关。

  个人情况描述:

  我素喜游山玩水,尤喜国内地域特色、人文情怀浓郁的大西南、大西北。经常逛博物馆,透过文物,历史在讲故事,而每一个参观的游客,都能做出自己的解读,有意思。

  读本科的时候,职业规划不怎么“较真”,毕业后先工作了一段时间,感觉那份工作与兴趣爱好相距甚远,遂转身。

  机缘巧合下,受专业考古类讲座的影响,去复旦读研,师从高蒙河教授。

  公众考古学主要包括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有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博物馆学等。因此,我认为该专业是一个“联结”的专业。

  目前,我的工作是面向6至16岁的中小学生,传播考古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从娃娃抓起”,让大家科学、理性地认识考古。专业考古学讲座门槛高,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想多做一些普及类的课程,惠及更多感兴趣的朋友。

  远古、当今、未来,考古能带给你一辈子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一方面,田野调查质朴而艰苦,远不如文艺作品里描写的那样浪漫;另一方面,“浪漫”不是说没有,志同道合,“我递铲来你挖土”的“工地爱情”,其实是浪漫的。(笑)

  需要指出,如海昏侯墓、张献忠沉银现场等重大发现,毕竟珍稀——这样的发现能满足公众猎奇的心理,而其它一些品类不多、规格不高、美学价值相对较弱的出土文物,公众就不太关注了。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将考古发现视为某种新鲜的娱乐信息,就追个热点、图个闹猛罢了。

  至于盗墓类网文动辄密室满布机关、诡异生物潜伏等设定,更是离真实的考古十万八千里,哪有那么戏剧性、那么夸张呢。

  考古专业招人时的确倾向于男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好考古的女生必须因之望而却步。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就我观察,身边考古专业的同学,80%左右坚守原地。然而,考古还没到所谓“显学”的地步——传统中国家长习惯按经济导向替孩子决定专业,鉴于考古、文博专业毕业后的平均收入不算很高,因此,我认为考古谈不上“热门专业”。


  《新民周刊》2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陈俊(化名)。

  本科:考古专业。

  目前职业:在某小城市的博物馆,主要从事社会教育工作,重心还是讲解。

  个人情况描述: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要看你怎么比;如果是和前几年比,那考古看起来是更热了。

  像参观博物馆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中小学也会把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渐渐多起来了;《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的文创;做考古内容的自媒体也越来越多了……都是好事嘛。

  而就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现实感受来说,我们也很想多做做能吸引公众关注考古、关注博物馆的事情,可体制内若干无可奈何的限制,让这些变得困难重重。

  我所在的博物馆,毕业于考古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单位规模也很小,正式员工才二十来个。专业人才固然稀缺,编制和待遇问题也确实没办法留住人才。我以前的同事中有文化遗产专业的,其实只是跟博物馆稍微靠点边,但这样对我们馆来说已经算很好了,更多的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这个文化遗产专业的同事最后走了,她说她很喜欢博物馆的工作,可是没有编制,公益性岗,工资低,再喜欢也还得生活下去啊。大学同学也是,本科毕业选择工作的,大部分转行了;没转行的都选择深造,像我这种本科毕业又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其实挺少的。

  还有一点。专业的关系,我对待考古的态度,更严谨、更敬畏。而现在考古在社会上看起来挺热,但我讲解的时候经常会碰上观众问这样的问题:这件文物值多少钱?考古是不是盗墓的?人在地下好好的,干嘛要挖出来?甚至还有的说怎么把人祖先的坟刨了……每次遇上这种情况,我都哭笑不得。解释吧,观众嫌你太当真,不解释吧,又觉得让观众有这样的误解,不好。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考古热,是加大培养力度,让更多人才加入,让考古变得更专业。还要加大公众宣传,大众少些哗众取宠,多关注考古的内涵。这才是目标。


case 2 | 离开


  《新民周刊》3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李诚。

  本科:四川大学考古专业。

  目前职业:民宿房东。

  备注: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做过三年馆员,日常工作是整理文物资料以及管理文物的出入库等工作。

  个人情况描述:

  最初在高考后选择考古学专业,单纯出于兴趣爱好。我当时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感兴趣,觉得历史学只在书房里做文献,而考古兼习实地实物,且可以经常在野外生活,做个体力脑力双修、多接触大自然的书生,这种生活更健康。(笑)综合考虑,就挺向往的。

  不过,毕业之后,我发现最初的想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地方的考古队很少招女生,据学长介绍,该情况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节约经费,因为一个考古发掘项目的经费往往并不宽裕,如果队里有了女生,诸如住宿、野外现场搭建卫生间等,就要多考虑一倍的问题。另外,女性的体力,总是被认为不如男性。我觉得,这何尝不是约定俗成的行业内歧视呢。

  于是,我便去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了。虽然没有野外工作的机会,但是可以接触大量文物,陕历博馆藏水平非常高,那三年对我来说,是最大的精神享受,借文物普查的机会,基本看遍了比较好的馆藏文物。

  然后我面临现实的考验:一是博物馆是事业单位,编制非常难拿到,我一直没等到编制考试的机会,没有办法评职称。二是我有颗向往野外自然生活的心,个人性格不太适合朝九晚五去坐班的工作方式。(笑)所以,就辞职了。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客观来说,真正能热起来的专业肯定是逐利的对象。考古学的研究资源都是国有的,毕业后大多需要依托国有的平台发展,比如高校或者博物馆这样的事业单位。如果不依托一个国有平台去发展自己,那就相当于学了“屠龙之技”,无用武之地;但如果去了这样的平台,你要有“蛮长时间内收入不高”的心理准备。

  我认为,考古学目前并没有实热。而它的“虚热”,是考古这个名词附加的意象带来的——人们把自己想要的、能和平淡生活区别开的神秘、冷僻、刺激等感觉,融入“考古”,一堆文艺作品衍生。我也是《盗墓笔记》的读者(笑),但是小说和现实完全不一样。热的是恐怖、解谜、冒险等经久不衰的故事类型,其实和考古学这门学科本身的关系倒不大了。

  当然,趁此势头,若业内能多做一些让社会了解考古学的工作,发展一下文创经济之类,那是很好的。

  我们专业当时应该是全校人数最少的专业,一届只有15个人左右,同校的法医、哲学这种冷门专业都有30个人。我印象中,大概一半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升学读研,其中大概一半读博,另外就业的同学男生有几位去了地方考古队,女生基本特别对口的就去了博物馆,也有转行出版等行业的。

  考古学是对体力和脑力双重折磨的学科,对那些步步坚持的同学,我特别佩服。


case 3 | 反思


  《新民周刊》4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谭绮敏(化名)。

  本科: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研究生:复旦大学考古学专业。

  目前职业:金融行业从业。

  个人情况描述:

  我对考古学,有四个阶段的认识。

  第一阶段,是萌发兴趣的时期。从小,我就超喜欢看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大百科全书,超喜欢涉及考古的一些内容,尤其喜欢埃及,喜欢神秘的历史,那会儿觉得考古是神秘、浪漫的工作,十分有吸引力。

  第二阶段,大一大二时期。我们本科是没有分方向的,所以学了博物馆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以及考古学。其中,我更偏爱考古学,因为接触到一些有趣的课程。

  第三阶段,接触到考古学理论的大三。此时,我逐渐意识到,考古学不是简单的田野调查、文物挖掘,它拥有精密的内核、自身的一套价值观。它探索人类的过往,是很酷、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了考古学专业。

  第四阶段,研究生时期。继续深入学习之后,我发现考古是需要你穷毕生心血、甘坐冷板凳的一门学科——充满了艰巨的挑战。我认真地思考了发展问题,反复斟酌后,找工作的时候,没有选择考古学的方向。

  我的困惑是:一、遗址、文物总有挖掘完的那天,将来呢?将来如何?考古的前景在哪里?二、若将考古视为理想事业的话,有经济保障否?三、找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比较迷茫,不知道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文博专业与大部分社会工作确存“脱节”情况,此前一直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做学术研究,关于“踏上社会”的规划不足——但是如果没法埋头做学术,必须踏上社会,你又发现专业与社会是“脱节”的,不那么“实用”,焉能不纠结?

  我如今的职业选择,在班里算“小众”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过,学考古的人真的不多。据我所知,我这一届,考古学方向的学术型硕士只有我一个人,研究型硕士,不到五个同学……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我先说说外界对钟芳蓉的忧虑。他们是在帮她贴标签:试想,若小钟家庭条件比较宽裕的话,大家还会担心吗?不会,大家只会觉得她很有追求。其实,因为“家境不好却报考考古专业”的标签而产生质疑,大可不必。假如民众只是怕学考古找不到工作,那么我来澄清下:找工作绝对是o.k.的。但是,我也承认,考古学的学科特质,导致那些非常对口的岗位,或许无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无法为你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大众对考古的认知,基本还是停留在戏剧性、故事性的刻板印象上——被一种探险神秘的气氛笼罩。同时,又觉得,这个行业是“清贫”的。那么,前途在何方?归属在何方?你自己想清楚了就行。我支持小钟的选择,人生就是需要自己不断尝试,才能摸索到未来的方向。何况,她那么优秀,相信她的未来一定是多样的、精彩的。

  最后,我是觉得业内也应反思:考古学这么有意义的一门学科,需要你多年研读,多年付出,多年辛劳;可是,毕业了之后,收入不如金融领域、互联网领域远矣——这不是我们能够自我忽视、自我麻痹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好好琢磨下怎么去带动考古经济的发展。再放开一点,想想整个文博行业能否迈开步伐、积极探索,实现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红利。

  虽然眼下我成了考古专业的“逃遁者”,但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是会在本科的时候选择考古学。我才刚踏足社会不久,也说不准有哪天就重回考古学怀抱了,暂时的离开是过程里的一个波折……而无论我最终的归处是不是考古领域,我都觉得,学考古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用材料去佐证,用严谨的大脑去分析;它锻炼了你的逻辑推断能力,改变、提升了你的思维方式。


conclusion | 随心


  所有采访文件审阅完毕,请读者跳出沉浸式体验、跳出盗梦空间般的叙事层面,跟随《新民周刊》记者,结合客观事实,来到揭露真相的结论部分。

  考古真的那么热?答:关注度是上去了,而究其本质,仍不算热。

  多名高校招生负责人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相比大热的理工、金融等学科,考古学科确实“冷门”,因考究古物的考古学,与日常经济社会活动距离颇远。

  但是,从招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冷门”的考古学,不乏“渐热”的趋势。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赵俊杰说,近年来,全国多家高校考古学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扩张,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目前每年招生在60人左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10多年前每年招生20多人,现在每年招生40多人。

  与此同时,设置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约50所,开设“考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近30所,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和“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约20所。

  另有几个可喜的变化:与十几年前不同,现在高考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博热持续升温,文博经济发展迅速。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根据文博系统开展的调研估算,2015年,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000人。2017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显示,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超过16%的文物残缺或严重残缺。

  “目前国内博物馆超过5000家,每年要做数万个展览,考古工作存在大量人才缺口。” 江苏吴中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会越来越多,考古领域提供的专业岗位是不愁的。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张瑞说,在考古实践工作中,越来越需要能不断吸收新思想、综合运用各方面技术的专家型人才,需要兼备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句话概括:“真热”的希望是有的,“加热”的道路是曲折的。

  考古真的“没钱途”“没前途”?答:你把考古想得“会饿死”,有点歧视;想得“罗曼蒂克”,有点短视。如何选择自己的归宿,无非随心而已。

  这个高速运转、不为任何人停留的时代,迫使年轻一族在择业的时候,越来越有导向性、越来越受限。“赚面包牛奶”的压力及欲望倾轧了一切,在认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人之前,他们先被灌输了自己理应成为什么样的人。更讽刺的是,盲目追随既有的成功学标准,往往会比主动沉思和发声更轻松,也更容易受到周遭的认可。

  所以,“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钟芳蓉天真的、无畏的坚持,重重打击了“忠言逆耳”的“钱途即前途”的世俗偏见,女孩子一针见血地还原了事物的本质和初衷:金钱不是一个裁决命运好坏的终极指标。

  瞧,“兴趣”和“职业”的平衡自如,与其说这是种“属于少数人的特权”,不如说这是“只有少数人才敢拥有的价值观”。

  我觉得喜欢就够了,随心而已。

  并且,我也知道我可能面临什么。

  《夺宝奇兵》里的考古学家印第安纳·琼斯很帅,《木乃伊》系列里的冒险家欧康纳很帅,《鬼吹灯》里的胡八一、《盗墓笔记》里的张起灵很帅……清醒一点,please,那是虚构的。现实世界里的考古人们,没法飞檐走壁轻挥衣袖卷流云,即便穿上夹克和皮靴也炫不了技。他们可能尘满面鬓如霜,可能操劳过度变秃顶;“上班即上坟”“一天要吃十吨土”;写的专业报告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味同嚼蜡(很“干”很“硬”,毕竟不是写小说呐);工作的艰辛,崩坏了罗曼蒂克的幻想。

  尽管如今重要的考古活动总能引起网络上的围观热议,博物馆中那些被捧为至宝的文物,也大都经由考古学者之手才能再度问世;但是,民众对热点背后蹲坑里、胼手胝足挖东掘西的考古人的了解,实在是很匮乏。

  镇守敦煌半个世纪之久的樊锦诗说,初到敦煌,夜深人静,只觉万籁无声。听到九层楼的铁马叮当,听到缝补衣服的针掉到地下。这个时候,往往就非常想家。

  众口传唱的“楼兰姑娘”的发现者穆舜英,和队员们在罗布荒漠腹地跋涉,寻找失落千年的古城遗址。漫天沙暴、烈日炙烤、夜间寒冻……尽皆工作环境的“友好问候”。

  在小河墓地做研究的伊弟利斯说得更直白:“基本上下工后,最多放一盆水公用,大家稍微洗个脸,都是很奢侈的。一般会定期发一桶湿纸,每天擦一擦就行了。后来因为风沙实在大,只能每天给一缸子水刷个牙,更多的水要用来保证饮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界网红”郑嘉励则笑道:“考古领队面对的事情、考虑的问题,不是书斋里的读书人所能想象的。从考古项目的申请、青苗政策的补偿、民工工资的谈判、与当地人相处、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与工程建设方的矛盾冲突、考古发掘的业务本身、后期的文物保护,每个环节都妥善处理。这个过程很磨人,也锻炼人。”“如果你能干好一个考古领队,那么你起码当个乡镇领导干部没有问题。”

  大多数考古现场都与现代化舒适生活绝缘,是无数优秀考古人的奔走勘探与呕心沥血,使得被尘封的光阴,得以重现人间。

  对已经明确献身考古事业的考古人来说,热,还是不热,他们就守在那里。喧嚣是外界的,寂寞是自己的。

  而这份寂寞里,能淬炼出人类文明的结晶。

  凭什么为考古无怨无悔?

  凭它推翻、重建了我们的想象。“掘地三尺”,还原少经人为侵扰的历史原貌——

  海昏侯墓的发掘,见证了刘贺并非全然吻合史书刻画的“暴虐”形象,他超出预料的大起大落的人生,令人感慨;

  再比如,根据《史记》的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意思是秦始皇当上秦王后便开始修建陵墓。筑陵直到其去世后两年才结束,故秦始皇修陵的时长看上去持续了近40年。但是,通过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对比修陵人的籍贯等关键信息,发现秦始皇陵的修建可能是个短期行为。

  凭它让饱经风霜的岁月焕发簇新的神采,让难以捕捉的“从前”变得触手可及——

  三星堆、兵马俑、西安碑林、殷墟等,引全球访客竞折腰;

  曹操墓、隋炀帝墓等接连横空出世的考古大发现,夺尽各方专注的凝视;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惊艳的挽歌,散落的音符如密码,可解锁一段宋代传奇;

  “良渚文明”,实证“上下五千年”的圣地,一道东方的曙光。

  ……

  历史的演进与交融,让这些考古现场既惊心动魄,又美不胜收——不是视觉意义上的单纯的“美”,是某种穿越时空阻隔的、肃穆而恢弘的魔法,攫取了你,震慑了你。

  于是,有人遵循心的指引,不在乎“热不热”,只问“值不值”。

  若是值得,开工罢。(记者 孔冰欣)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