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社会 > 正文

这些都是正宗的 “上海味”!-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21-02-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回归生活、回归民间。若要振兴,便应如此“接地气”。
记者|金 姬


上海,作为江南传统文化和近代工商业文明融会贯通的国际大都市,传统工艺积淀深厚、品种丰富、风格独特。因此,当2020年12月22日第一批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时,热议纷纷。大家都想知道:究竟哪些传统工艺值得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去振兴、去活化传承?

  《新民周刊》发现,第一批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收录了纺染织绣(8项)、服饰制作(5项)、编织扎制(3项)、雕刻塑造(12项)、家具建筑(7项)、金属加工(5项)、剪纸刻绘(2项)、陶瓷烧造(3项)、文房制作(5项)、漆器髹饰(1项)、印刷装裱(1项)、食品制作(22项)、中药炮制(4项)、器具制作(2项)共14类80项,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上海的传统工艺,可能因此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为什么要振兴传统工艺?


  对于一个普通上海市民而言,早上起来吃一客南翔小笼或者生煎馒头,中午去王家沙或者绿杨邨吃一顿,下午茶时间来一块凯司令蛋糕或者乔家栅糕点,晚上逛逛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元宵节去豫园看花灯,夏天服用六神丸,冬天配点雷允上传统膏方……这样的生活十分平常,但每一样背后都有着传统工艺的影子。如果没有精心保护,无论是小辰光的味道还是记忆中的建筑都很难留存至今。

  我国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和情感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形式之一的传统工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一方面,由于受机器大生产的冲击、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量的传统工艺技术被忽视,大量的传统工艺品逐渐被工业产品取代;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工艺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又使得传统工艺难以在当代市场中获得较大的空间,以至造成市场规模狭小、产品结构单一、人员年龄老化,后备人才不足等等的不利状况。

  为此,2017年3月,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

  2018年5月,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其中,上海有顾绣、徐行草编、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黄杨木雕、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六神丸制作技艺等19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

  事实上,上海值得活化传承的传统工艺远远不止这19项。为此,2019年6月,《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从十个方面着力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包括建立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完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传统工艺理论与应用研究、提升传统工艺品质与品牌、提高传统工艺创新能力、拓展传统工艺展销平台、支持行业组织建设、优化传统工艺生态环境、扩大传统工艺社会普及和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2020年9月,上海市文化旅游局联合市经济信息化委共同启动了第一批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的推荐遴选工作,最终80个项目上榜,主要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目录项目。

  “上榜只是第一步。”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荣跃明,从2017年开始参与每年一次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编撰工作。他对《新民周刊》表示,传统工艺可以算是非遗的一种,并不是所有传统工艺都需要保护,因此要让那些值得传承下去的登上振兴目录。尤其在高度城镇化的上海,老底子的传统工艺如何在现代土壤中存活并发展,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年轻人可能对传统工艺未必感兴趣,后者有些方面并不符合当下潮流和需求。”荣跃明建议,传承传统工艺等非遗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做图谱,用文字和图片来详细介绍每一个项目,也方便传承人把这一项目发扬光大。


如何振兴?生产性保护!


  2016年5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首次正式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在荣跃明看来,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振兴之道。“如果传统工艺只能留在博物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只剩下审美价值,那传承就堪忧了。”荣跃明表示,此次振兴目录上和吃穿相关的项目最多,说明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传统工艺更容易传承下来。

  而一些涉及文化艺术的传统工艺,则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去让它“活下去”并“火起来”。其中,引进社会资本或者商业化运作也许是振兴的路径之一。

  上海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就是很好的例证。

  创立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至今已有121年历史,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又在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根据水墨渗透原理,可以创作艺术作品,也可以逼真复刻各种中国字画。

  上世纪80年代,朵云轩向国家捐赠所藏历代书画作品,其中提供给上海博物馆84件,提供给辽宁博物馆218件,以充实丰富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的藏品。遗憾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朵云轩陷入“人工成本高、刻印周期长、新品推出慢”等困境,相关技术人员也不断流失。

  为了让木版水印技艺保护传承下去,朵云轩(集团)于2010年注资2000万元成立上海朵云轩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朵云轩一方面专攻书画复制、古籍善本再造和近代海派画家的木版水印制笺,在作品上既有独树一帜的作品又能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注重培养人才,挑选招聘各地美术院校优秀毕业生充实队伍,并为这些非遗传承人开辟专业岗位的上升通道,并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改变思路,实现了从60后到90后的人才梯队。

  事实上,根据2019年公布的《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如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鼓励传统工艺从业人员申报初级、中级、高级和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申报“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资质和称号评定,形成合理梯队。

  近年来,朵云轩对于木版水印的生产性保护颇有成效。以任伯年十二条屏经典巨制《群仙祝寿图》为例,不仅献礼上海世博会,并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作为“遇见上海”客厅主背景屏风。

  事实上,在上海举办的三届进博会,众多来自上海的中华老字号产品逐一亮相,从龙凤旗袍、雷允上再到朵云轩,展现了非遗项目和传统工艺的影响力。

  而在此次振兴目录上,传统工艺项目除了分布在上海各区,也散落在朵云轩这样企业或者相关协会、机构和研究所。这意味着在上海,参与传统工艺振兴的主体不局限于政府机构,也吸引了不少民间力量。


传统工艺如何“出圈”?


  近些年,在“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重要理念的推动下,非遗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产生出一些新模式,包括:“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演艺”“非遗+节庆”,以及“非遗+文创”。这些也为传统工艺的振兴提供了参考。

  例如,2020年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非遗交流活动有三场,分别是:9月14日在锦江乐园开幕的“江南吃货节暨闵行旅游节”、9月26日在大世界开幕的“‘闹传统’系列活动暨第三届长三角非遗节”、 10月3日在朱家角古镇开幕的“‘匠心逐梦’2020长三角非遗嘉年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场活动都和传统工艺有关——“江南吃货节”主要关注长三角的美食类非遗,以夜市的形式举行,而其中就有不少此次上榜的食品制作类传统工艺;“第三届长三角非遗节”主要关注传统曲艺与传统工艺类非遗,采取了游园会的形式举行,为吸引年轻人还增加了热点市集、沉浸空间等新体验方式;“长三角非遗嘉年华”由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共同举办,关注的非遗类型较为广泛,其中就包括传统工艺类非遗。

  除了政府支持、企业助力,传统工艺的振兴离不开老百姓的捧场,而“非遗在社区”这一试点工作在上海已有不少鲜活案例。

  2017年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旨在以推动城市化进程中非遗在社区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建设氛围浓厚的非遗特色社区。2020年,在奉贤区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的基础上,上海市将“非遗在社区”拓展到全市,打造了一批特色案例,如青村镇吴房村(土布染织技艺),徐汇区园南中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和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灯彩),这些项目也都上榜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不难看出,“非遗在社区”的工作模式,把原来单一模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到更深层次的非遗生活化、民众化领域,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让非遗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民间。而属于非遗的传统工艺,若要振兴,也应如此“接地气”。(记者 金姬)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