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旗插到天涯海角 -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共和国70周年生日来临之际,中国海军第一艘大型两栖攻击舰下水,我军的登陆作战能力将得到划时代的飞跃。此时此刻,回想起69年前我军的海南登陆战役,令人无限感慨。
当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举国欢庆之时,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却仍被国民党残军占据。面对琼州海峡的天堑和拥有50艘舰艇、20多架飞机的10万余国民党守军,解放军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陆海空“立体防御”的成功战例,为解放沿海其他岛屿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两批偷渡揭开战役序幕
1949年底的海南岛,由国民党海南岛防卫司令薛岳指挥的残军,构筑了所谓“伯陵防线”,意图按照蒋介石部署,将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作为日后“反攻大陆”的基地。1949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示,第四野战军“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1950年1月10日,毛泽东关于琼岛作战问题的指示中,要求“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
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指挥第40、第43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于1949年12月底进驻雷州半岛及沿海地区。在1950年2月1日于广州召开的第15兵团作战会议上,“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被确定,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为大规模强渡作有力策应,尔后以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登陆的部队接应下强行登陆,力求全歼国民党守军。
1950年的3月,一场历时56天的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打响了。
3月5日黄昏,第40军118师352团1个加强营799人,分乘13艘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启航,次日下午到达预定登陆点白马井海域,随即冒着敌机、敌舰和地面火力,强行突击登岛,打响“琼崖解放的第一炮”。经过激烈战斗,击溃守敌两个连,偷渡部队与接应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会合。
3月6日黄昏,第40军119师356团从北海市东南的白虎头启航,次日凌晨在涠洲岛登陆成功,全歼涠洲岛守敌,缴获大小木船300余艘。3月10日下午,第43军128师383团1个加强营1007人,乘21艘船,从湛江东南硇洲岛启航,在与7级风浪搏斗十几小时后,次日上午在海南岛东北部的赤水港至铜鼓一线先后登陆,粉碎守敌1个团的抵抗,当日下午与琼崖纵队独立团会合。
首批偷渡部队取得成功后,第二批随即展开。1950年3月26日晚,第40军118师一个加强团2991名指战员,依然从灯楼角启航,计划在临高角登陆。但由于晚上风向变化,次日拂晓抵达了澄迈县玉包港海面,我加强团就地登陆后,向新民县(今屯昌县)解放区转移。3月31日晚,第43军127师加强团3733名指战员,从雷州半岛博赊港起渡,次日凌晨在接应部队配合下大部在琼山县卜创港登陆,并转移到定安县解放区。然而,担任护航阻击敌舰任务的两个加强连,误登海口附近的白沙门岛,经两昼夜激战终以劣势兵力击毙敌军近千人后,大部分壮烈牺牲。
如今的海口白沙门已成为海甸岛的一部分,周围高楼林立。几座大桥将海甸岛与海口市区连为一体,早已不是过去模样。昔日烽烟战场,代之以一座通幽曲径、满目葱绿的白沙门生态公园。公园里游人如织,就在他们脚下的这片沙洲上,七百余名解放军战士长眠于此。公园的渡海作战纪念广场上有一座塑像,三位解放军战士携手并肩,在没过膝盖的海浪中奋勇前行,69年前他们在白沙门的牺牲已成英勇传说。
对于白沙门岛的战斗,军事作家杨迪在《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中评价:“他们给敌人造成了很大错觉,敌人错误地判断我军要直接登陆海口市。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敌人对我渡海部队主力登陆地段的注意力与防御力量,使我127师加强团主力,没有遭到敌人很强的抵抗即登陆成功,而且伤亡较小。这两个连队所起的巨大作用与贡献是我们事先完全没有意料到的。”
主力强渡抢滩登陆
在琼崖纵队和海南各族人民接应配合下,野战军两批四次偷渡登陆,揭开了解放海南的序幕。此时,我军已登岛部队近1个师,战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1950年4月16日,解放军海战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解放海南岛战役正式打响。
4月16日黄昏,我第40军和第43军共8个团2.5万余人主力,分乘380艘帆船、32艘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南端启航,经过与敌舰彻夜海战,突破了海上封锁,在没有炮兵掩护的情况下,创造了用原始木帆船打败了现代化铁甲兵舰的奇迹。次日凌晨3点钟,解放军主力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大举登陆,薛岳构筑的“伯陵防线”被一举突破。
临高角位于距临高县城10公里的海边上,是突出于琼州海峡上的一个岬角,三面环海,岬角顶端有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插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岸边一公里长的沙滩东西两侧是天然游泳场,一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海底平坦,沙白如面,清洁柔软;一边波涛滚滚,白絮阵阵,煞是气势磅礴,素有“南海秋涛“之称。当地还有个百年前建造的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
40军6 个团18700 多人首先就是在临高角登陆的。越战壕,破铁丝网,炸碉堡,夺险隘,战斗中,40军880多人英勇牺牲,40军119师副师长黄长轩以身殉职,长眠于临高这片热土。在解放军主力最先抢滩登陆的这片战场,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当年国民党守军的战壕与碉堡,仿佛在无言诉说着当年战事的惨烈。
如今这个尖尖的海角,成为了临高角解放公园,1996年落成的解放海南纪念塑像由花岗岩砌成,屹立于临高角海滩礁石上,与40军烈士纪念碑一起,成为渡海作战的解放军战士和琼崖纵队战士的热血丰碑。临高角的海浪还在拍打着那些礁石,但在这片沙滩上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薛岳听到我渡海大军成功登陆的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急调第32、第62军等部5个师在琼北美亭地区向我登陆部队反扑,企图歼灭进至美亭的登陆部队。4月21日,我第40军主力在美亭市东西两侧,与第43军形成了对敌合围,战场态势开始由敌人的反包围立即转变成敌我两军的战役决战。一时间,硝烟将整个美亭地区笼罩起来,隆隆炮火映红了山川,炙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横扫敌军解放全岛
美亭决战的胜利,彻底捣毁了薛岳苦心经营的环岛防御体系的核心阵地,击垮了其主力部队,是渡海登陆作战的决定性胜利。薛岳见大势已去,下令迅速撤逃,他本人则乘飞机逃往台湾。“一去一万里,十至十不还。崖洲在何处,生渡鬼门关,多么可怕的海南岛啊”,这是薛岳留在海南岛说的最后的一句话。
至此,我军全面转入追击,一路所向披靡。1950年4月23日上午,解放军攻进海口国民党防卫总司令部,插上了鲜红的五星红旗,海口市宣告解放。
随后,渡海兵团第二梯队5个团登陆成功,会同岛上部队分兵东、中、西三路,向榆林港、北黎、八所等地区猛烈追歼溃逃之敌。其中解放军40军119师和43军128师以及琼纵独立团,自嘉积、万宁、陵水向崖县榆林追击歼敌,连续奔袭三昼夜,一路犹如秋风扫落叶。在陵水通往榆林180里的追击线上,战士们还开展了竞走比赛。
在《老榆亚影鉴》中有两张老图片,形象记录了大批国民党军官及驻崖城敌眷属纷纷搬运行李搭车去榆林,欲从榆林抢登舰船逃去台湾的历史。图片中,榆林港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溃兵们争先恐后向停泊在港口的舰船逃去。
4月29日下午4时,119师355团最先到达榆林地区,迅速占领了敌指挥中心榆林要塞司令部大楼。进入预定地区后,就向港口正在登舰的逃敌发起猛烈射击,残敌纷纷落水,命丧大海。榆林港内停有两艘军舰,一艘是油轮,另一艘是货轮。我军立即向敌舰开炮,击伤了停在航道上的一艘军舰,另一艘军舰也因航道被堵逃不出去,这两艘敌舰均被我军俘获。与此同时,119师356团也在三亚湾占领了三亚机场。
4月30日下午4时左右,119师占领了三亚港,128师也同时歼灭了鹿回头守敌,三亚港、榆林港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28师382团3营教导员刘梅村等5名官兵,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到了天涯海角。红旗猎猎,榆亚解放的讯息从此传至祖国的大江南北。
当年的“新华社海南岛前线(5月)一日电”,把4月30日解放榆林、三亚、北黎作为解放海南岛战役结束的“终止点”:“海南岛前线人民解放军已于四月三十日解放琼南第一大港榆林和三亚及琼北要港北黎,胜利结束了海南岛战役。”
在建国后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海南岛全境获得解放,此时距离解放军主力在琼北胜利登陆,还不到半个月。海南岛战役共歼敌3万多人,共歼灭国民党军3.3万余人,收容国民党溃兵1.8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4500余人。
今日海南续写传奇
蓝天、碧海、椰风,七十年,海浪声声,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海南,注定是一片缔造传奇的热土。
69年前,解放大军用简陋的帆船战胜了敌人的铁甲军舰,书写了一段海南登陆作战的传奇。而从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唯一省级经济特区开始,又一段传奇在这个边陲海岛上发生,融汇于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洪流,贯穿于劈波斩浪的海南开发建设。
2018年,海南省内四家机场合计实现旅客吞吐量近4500万人次,而30年前,海南全岛通往内地航线只有4条,年旅客吞吐量仅5万人次。而今,海南已经开通国内外航线近200条、海上货运航线300多条,海南粤海铁路通道的投入使用,也让曾经的琼州海峡天堑变成通途。在岛内,田字高速公路网和世界首条环岛高速铁路,更让全岛实现了3小时经济生活圈。
这里不仅有天涯海角的浪涛阵阵和椰风树影的休闲惬意,也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临海冲天和引领科技前沿的深海探索。博鳌亚洲论坛成为联结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对外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30年沧桑巨变,昔日的海角天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海口市金牛岭公园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总共长眠着一万八千多名烈士,他们都是琼崖纵队的烈士以及渡海英雄,大部分烈士牺牲时的年龄都不过20岁左右。当年他们洒下热血的这片战场,已经绘就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新画卷,烈士如泉下有知,当足以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