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70亿…… 世界人口 离100亿还有多远?-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1999年10月12日,一名3.6公斤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一家医院降生,成为地球上的第60亿位居民。
20世纪末,地球上的总人口突破了60亿。而在过去短短一百年里,世界人口净增45亿,比过去几百万年历史中增长总额还多3倍。人口增长如此迅速,使得这一天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12年后,地球总人口达到了70亿,增长速度再次突破历史纪录。截至2019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7亿。
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面临的基础性、全局性问题。
我们为什么关心人口?
每一秒钟,世界上平均有4.2人出生,1.8人死亡。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7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里。
平均寿命、每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平均收入、总人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社会的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中世纪前后,疾病、战争阻碍着世界人口的发展,直到近代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这一情况。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人类预期寿命上升,世界人口呈现陡然上升的趋势。
在19世纪和20世纪,人口数量以指数方式猛涨。生物学家将之称为:人口爆炸。
人口问题绝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话题,它关系到地球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健康。联合国的一份调查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接近100亿人。要满足这么多人的基本粮食需求,到2050年全世界农产品收成需要增加50%。因为全世界只有1%的水资源是可以使用的淡水,届时会有45亿人缺水。
人口不断增长给地球带来了极大负担,“无论世界任何地方,人口都是引起周围环境以及其自身生存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维持人口的稳定增长在地区、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被看作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也被看作是取得社会人口与发展目标的主要因素。”联合国官员如此表态。
早在1954年,联合国就开始关注人口问题,并从当年开始多次召开世界性人口会议。1994年9月5日~13日,在开罗召开的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第一次将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会议通过了《行动纲领》,呼吁各国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人口炸弹还是人口红利?
近些年当人们讨论人口问题时,侧重点逐渐偏向关注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联合国称,全球生育率已从1990年的每名妇女生育3.2个孩子降至2019年的2.5个,预计还将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人类正在逐渐变老:2018年,全球65岁以上的人数首次超过了5岁以下的人数。
这些数据影响着人们对于人口问题的观点和态度。2019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进行首次公开辩论时难得一个达成统一的观点就是:未来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不足。
年轻人人口的增长会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但环境学学者从人类命运的角度产生一些担忧:地球到底能不能承受或者供养得起100亿人,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食物、淡水、住房、资源等去供养这些人口?
不少经济学学者也指出,一个国家利用人口红利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政府必须创造出足够好的经济环境来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否则,人口快速增长反而会带来更多困难:阿拉伯世界在1985年~2005年二十年间,人口增长超过了3%,但是2010年以后,许多阿拉伯国家都出现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40%的伊拉克年轻人,30%的埃及和突尼斯的年轻人都没有工作。
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正在颠覆传统的人口理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发展中国家将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
人口究竟是炸弹还是红利,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人口政策的考虑不应是一元的。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前人口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就业安排、收入分配、脱贫致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印度和美国位居全世界人口大国的前三名。
相比过去,中国人口状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1949年至1964年的15年时间里,我国人口由5亿增加到7亿。而从1964年到1974年短短10年时间,我国人口由7亿增加至9亿。为了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速,中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开始积极主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国家开放“单独二孩”,2015年,这一政策进一步扩大为“全面二孩”,政策规定,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均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
中国的人口发展经验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在今年的“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娜塔莉·卡奈姆表示,近年来,中方多次表示不仅会加快推进本国的人口发展进程,还会致力于强化与全球伙伴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倡导加强人口与发展政策对话并形成综合决策机制,“中国致力于帮助联合国人口基金建立世界级的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以提供更多知识、技能、资源等国际公共产品,展现出具有在该领域沟通和连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卡奈姆说,这将为构建人类发展共同体做出贡献。(记者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