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昭和时代-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孩童依旧嬉戏,主妇依旧为全家准备晚饭,时代往往就在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里更迭着。
1926年12月25日,饱受病痛折磨的大正天皇去世,裕仁登基为日本天皇,改年号为昭和。“昭和”,取自于《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当时的日本人或许绝不会预料到,日本就此步入波云诡谲的昭和时代。
裕仁不仅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最长寿的天皇,也是自平清盛和镰仓幕府以来权力最大的天皇,更是日本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天皇。
“搅乱万邦”
1901年4月29日明治34年,裕仁出生。此时在位的天皇是他的爷爷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夺取了一直以来被幕府将军控制在手的实权,实现了天皇从傀儡到真正掌握实权的过程。
明治天皇很喜欢裕仁,因此裕仁从小就被当作日本准皇储培养。但因为父母近亲结婚,导致裕仁从小身体瘦弱。于是,裕仁从小就被寄养在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以培养其尚武精神,后来彻底摆脱了“瘦弱”的形象。
1926年12月25日清晨,47岁的大正天皇因中风去世,裕仁成了日本第124位天皇,并且按照惯例接受了传承几千年的三大神器——青铜镜、绿宝石、宝剑。
昭和时代开启后,所谓的协和万邦,终成“搅乱万邦”。
昭和时代的前30年,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卢沟桥事变”为由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政府的侵略活动不仅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日本各个方面遭到巨大破坏。
二战中,日本丧失了45%的国民财富,近一半的城市建筑、工业设备和交通运输设施被摧毁或破坏,640万人伤亡,工矿业生产遭受重创,1946年日本钢产量只有战前的8%,农业生产也降至战前水平的60%。
昭和天皇到底是如何看待侵略战争,从始至终都没有官方史料出来作证。有人认为,1931年他压不住关东军的气焰,无力阻止日军对中国的进攻,于是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也有人认为,他对战争的情况很了解,并默许了日军的侵略行为,他战后的沉默只是出于战败的懊悔。
昭和奇迹
二战结束,为了打消当时美国驻日大使馆麦克阿瑟的戒心,裕仁天皇在1946年发表《人间宣言》走下神坛成为普通人。但此后,裕仁在阅读了大量欧洲皇室与平民相处的书籍之后,脱下了自己的大元帅礼服,换上西装佩戴礼帽,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全国巡幸,默默宣扬着天皇的权威,提高了国民凝聚力。
另一方面,根据《波茨坦宣言》阐述的管制日本的各项原则,战后初期美军占领当局在日本推行了包括修改宪法、解散财阀、农村土地改革等内容广泛的民主改革,而后日本政府在美军占领当局的指令下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工人有权与雇主集体谈判,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禁止在教材中传播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解散秘密警察等,逐步直至彻底铲除了日本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残余的封建因素,扫除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打开了国内市场。这为此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创造“昭和奇迹”奠定不可磨灭的基础。
可以说,昭和中后期确实是日本的“美好时代”。没有了战争的威胁,美国从财力、物力上的支持使日本获得恢复工业急需的资金和原料。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又作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给地发了一笔财。日本经济被彻底激活,出现了所谓“神武景气”的经济繁荣时期。
经过战后十年的经济恢复,日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已具备工业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的有利条件。日本政府在1956年公布了《经济白皮书》,提出“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掀起了设备投资和现代化的热潮。
1960年,池田勇人政府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规定10年内(1961-1969)日本国民收入翻一番,工人工资也将增加一倍,农业人口的大部分将被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吸收。最终这个计划只用7年就完成了,其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了美、英、西德,在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计划数字的65%。这一段日本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时期被称为“伊弉诺景气”。到1973年,日本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经济大国。在造船、无线电收音机、彩色电视机等主要工业品产量上占据世界第一位,汽车、电子计算机、石油制品等占世界第二位。
逃避了战争罪责的昭和天皇裕仁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他经常在地震等灾区出现,慰问灾民,还以皇室身份出访欧洲和美国,并且首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开了先河;此外,他还研究起自己热爱的生物学,并出过多部著作。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当时已经80多岁的裕仁身体每况愈下。1989年1月7日早晨7时55分,时任宫内厅长官藤森昭一宣布,87岁的裕仁天皇于6时33分在吹上御所驾崩。他的儿子明仁即位,并将年号改为“平成”。
昭和时代落下帷幕,但它绝对是一个值得人们细究的时代。(撰稿 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