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特稿 > 正文

他山之石,美国之墙-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16-03-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私底下问了几个美国朋友,为什么“只见美景未见墙”,他们都很诧异,还反问我,why walls (为什么要有墙)?
撰稿|马纶鹏
 
       事件来得似乎很突然,一纸《意见》“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在中国激起千层浪。但事情在美国似乎又很简单,美国就是基本没有围墙啊。私底下问了几个美国朋友,为什么“只见美景未见墙”,他们都很诧异,还反问我,why walls (为什么要有墙)?
 
社区和私权消弭了围墙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美国其实是个偌大的“农村”,大片的土地,何来的围墙?城市生活只是在一些大的地方才能体验,比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等。
       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与上海比较,在人口和规模上也差距明显。纽约有800多万人口,不足800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而上海有超过2000万人口,超过2000平方公里城市面积。但纽约市区内几乎看不到围墙,无论是住宅区、公共图书馆,还是大学校园。美国大学更是自由开放,不但没有围墙,连个校门、校警也没有,除非是城市中极个别的私立大学。有围墙的地方,工厂居多,偶尔一些中小学也有,那都是历史形成的。华盛顿、洛杉矶、费城、西雅图也是类似的情况。
       如果你要问,有哪里是“庭院森森”的?我去过的加州圣迭戈和东部诺福克的军事基地都是唯恐深墙不够敬畏。
       中国出现连片的小区,第一延续的是苏联的城市开发模式,大而全,堡垒式。除了历史原因,开发商主导的住宅建设也是让小区林立的一个原因,开放商拿地是一片一片的,集中开发,统一物业,围墙自然是区分内外的最好办法。在美国,小区是个伪问题,很少有大开发商能拿到一大块地整体开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小镇。取而代之的是community/社区。社区内住房往往是私人的,但所有公共设施和资源,比如道路、学校、绿地、街心公园都是开放的,有地方税和社区税来支持。
       所以在美国,产权多半都是个人的,住房比较分散,城镇住宅往往独栋成家,布局和样式并行不悖,各有特色。即使在纽约等大城市有开放商集中建楼盘的情况,但和私人住宅一样,整体规划要服从市政交通和社区服务,围墙和封闭自然是与市政相违背的。美国的农村则是另外一幅景象,大片的农田和牧场都属于某个人或某个家庭,可以开展机械化大规模耕种和畜牧。而中国的状态恰恰相反,城市大片土地被房地产商和大单位集中占据,开发商主导了小区建造和维护。农村却是产权分散,条块分割,无形的围墙让统一协作和机械运作几乎不可能。
 
无形的围墙
 
  美国也有圈起来的“小区”,有栅栏,有保安,也有门禁。但是这样的地方很少,要么是因为集中开发,要么是因为周边环境不安全。我有一个好朋友今年刚去芝加哥游历,在这个城市臭名昭彰犯罪率很高的南部某小区迷路。不幸的是小区晚上锁门,本小区住户有门卡才能进出,然后她就悲催地出不来。小区临近马路的门都锁了,最后只能翻铁栅栏出来。
       “美国家庭没有围墙,但他们人人有枪”是另外一个误区。虽然近年来美国枪支滥用和枪击事件屡有发生,但是根据《纽约时报》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家庭枪支拥有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50%,大幅度降低到现在1/3不到的家庭有枪。美国家庭购买的多半是猎枪,为了打猎。所以用枪来捍卫自己的住房和财产,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或者形式上的震慑。
  没墙,不代表没有隔阂;开放,也并不意味着融合。美国无形的墙却划分了整个社会等级和地位。在美国,因为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和移民天然形成抱团的原因,社区往往以种族、肤色为划分依据,这个社区是白人居多,那个社区多半是拉丁裔,上文提到的芝加哥南部,就是著名的黑人区。
  美国划分社区标准很复杂,也很主观,很多州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说,社区居民的平均收入越高,收税越多,反馈给教育的就越多,公共设施越完善,安全度就越高,所谓的学区自然就形成了。美国大部分的学生上的都是公立学校,公立学校差别大的原因就在于社区,即学区不同。与社区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就是街区(neighborhood), 通常指几条或十几条街形成的小圈子。拿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来说,本森赫街区周边都是意大利移民,中部很多是爱尔兰裔,而八大道附近则是福建人的天下,再往下直到康尼岛(corney island)混居了伊斯兰、南亚、犹太移民和不少黑人。这样才有电影《布鲁克林》爱尔兰姑娘和意大利小伙的异乡爱情故事。但浪漫只在电影中,现实中各个街区泾渭分明,路虽连,心却偏。
 
拆墙还是解心?
 
  中国人都在担心,小区开放以后怎么办?网民普遍担心的是完全通连之后的安全、噪声、公共资源和小贩摆摊等问题。小区一旦变成公用,政府、开发商和居委会就必须要有跟进措施。比如道路,美国开放的社区道路都是公有,由政府维护,而进入各家的小路都是你自己的,你可以停车或者建车库。
  进入居民区,限速是最基本的,到处可见醒目的标志牌,美国一般小区内是15-30迈/小时,大概是25-45公里。小区内有必要的减速带,在交叉路口都有“stop”的警示,车子依次先停后行,美国警察会悄悄躲在一边,你不停,对不起,罚钱。而噪声几乎不是问题,行人少,车让人,根本用不着按喇叭。如果大家都放开,迷你游乐场、健身地和球类场地随处可见,居民自然就不会舍近求远,鸠占鹊巢。
  停车在大城市譬如纽约一向是顽疾,除非你买的房子自带车库一劳永逸,你就只能每天“街趴”——下班回来鬼转好几圈寻找停车位,有时候要找半个多小时,离开家好几条马路才有地方停下你的爱车。这样的麻烦逼着你改乘公共交通。
  华盛顿的做法类似,但是会给一些社区居民车辆特殊的小牌挂在车前,划分不同区域(zone),有这个区域小牌的居民才能停车,否则一概拖走,当然这样的优惠是你缴税付费后才能享受。当然这些都是大城市社区的问题,一般城镇几乎没有限制,简单的“街趴”或者房前停着即可。
  推广街区制,打开封闭小区,大家可能最关心安全问题。我的朋友在弗吉尼亚州的小镇生活,常年不锁门。他之前的房东跟他说:对不起,这是我第一次出租房子,所以没有钥匙给你,因为我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用锁。
  难道美国社会真的已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吗?是,也不是。美国整体的治安是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满足了温饱,不需要用偷和抢来解决问题。但更实际的是,没有围墙的美国人家里其实没啥好拿的,现金几乎没有——你懂的,美国人出了名的寅吃卯粮,靠信用卡过日子。值钱的东西要么很重,比如家具,要么有现代的跟踪系统,比如iphone手机。另外,社区的开放造就了相对稳固的邻里关系,你家的事有邻居帮你看着,类似于中国的“近邻”之好。
  中国正在逐渐开放,而美国,我个人感觉却是在步步紧缩,门禁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高,门风越来越严。基于恐怖袭击和国内枪支案件的威胁,考虑到国土安全,很多公共领域变得越来越严,甚至走向了开放的反方向。大学看似24小时随时出入,但是重要的教学楼都装了门禁系统,非教学时间“闲人免进”。但幸好私人生活还没有被影响太多,大部分的城镇还是悠闲照常。
  我们的社会几千年来形成了各种“墙”,宫墙,城墙,院墙。中国自古就有各种墙文化,从“祸起萧墙”到万里长城。文学上,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就有裴少俊跳墙相会李千金;苏东坡也有著名的“墙里千秋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幽幽之词;近代郁达夫更是在《钓台的春昼》中说起傍晚道馆外的女墙,徒添哀伤。美国年轻人则是在各种墙面上留下了涂鸦,让公共社区活力无限,充满青春味。
       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墙,都是一个实体,分割的是空间,没有好坏之分。围墙的拆与不拆,心如果堵着,怎么也救不起来。所以开放社区,推广街区,打破封闭,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学、社会学、法学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和人心的演变和推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