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特稿 > 正文

风口上的资本 怼得越来越厉害-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17-04-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第一轮跑马圈地结束之后,共享单车拼的就是运营和用户体验了。
记者|陈 冰  制图|刘绮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用来形容井喷的共享单车似乎尤为贴切。几乎在一夜之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纷纷被各种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攻占”,赤橙黄绿青蓝紫,以至于有人惊呼颜色都不够用了……
  从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第一次出现在上海算起,无桩智能共享单车到今天不过一年的时间(ofo2015年9月就出现在校园里,但只针对师生共享)。这一年却是共享单车风起云涌、捉对厮杀、问题频发、备受争议的一年。社会高度关注,存在感一时无两,成为2016年至今最大的网红。
  一位共享单车的从业者苦笑着称,之前每天操盘几十亿资金也无人关注,现在一天光投诉电话能接200个,凌晨2点下班是常态。“我们的每一个细节,无论好的,坏的,都被成倍放大到公众面前,每天都如履薄冰,一位久不见面的老友对我惊呼,‘你怎么老了这么多!’”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没时间洗头已经成为一个梗。创业,对每一位创业者来说都注定不平坦,何况这场贴身肉搏的大战在资本的裹挟之下不仅远远没有结束,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轮子上的资本狂欢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原本默默无闻的共享单车行业迅速升温,成为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引得各路英豪纷纷涌入。除了投资人,bat等互联网大佬,还有传统的自行车生产企业、新兴的初创公司……到今年初,这条赛道上已经拥挤了三四十家企业,积聚了百亿资金。
  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摩拜、ofo、小鸣和优拜四家共享单车,就累计完成了15轮的融资。特别是在2016年8月,摩拜单车、ofo相继完成b轮融资,从此走上了疯狂的资本扩张之路。
  摩拜b轮融资的投资方除了熊猫资本和愉悦资本,还包括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紧接着的9月摩拜进行了c轮融资,红杉和高瓴两大巨鳄携1亿美元入局这一轮“一堆人追着投,拿钱拿到手软”。摩拜与资本之间的供需关系倒转,选择权掌握在了摩拜手中。
  一个月之后,摩拜再次融资5500万美元,华平、腾讯、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抢得入场券。2017年1月,摩拜d轮又获得2亿美元融资。与此同时,富士康战略投资摩拜。一个月后,淡马锡、高瓴资本再度追加投资,不过金额未透露。3月初,摩拜完成d 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ofo的融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2016年2月获得金沙江创投、东方弘道的a轮融资1500万元,2016年8月a 轮,1000万;9月b轮,数千万美元;b 轮,滴滴出行出资数千万美元; c轮,1.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滴滴出行、小米科技、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俄罗斯dst(digital sky technology)创始人yuri milner等。
  2017年3月,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机构跟投。这也是俄罗斯风投机构 dst首次进入中国共享单车赛道。这家关注于中后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构,曾参与过 facebook、airbnb、京东、阿里巴巴、滴滴等企业。
  ofo的d轮融资的4.5亿美元融资额创下了共享单车行业之最,不仅超过了ofo此前的1.3亿美元c轮融资,也超过了其竞争对手摩拜单车于今年年初完成的2亿美元d轮融资。  
  4月22日,ofo又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战略投资,双方将在支付、信用、国际化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
  根据比达咨询2月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ofo、摩拜单车两家共占据了91.3%的市场份额,几乎瓜分了这一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各家企业急速扩张,据统计,摩拜和ofo两家领头羊2017年预计投放的单车数量都超过了1000万辆,而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的小蓝单车预计投放600万-800万辆单车,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加起来超过3000万辆。
  短短一年多时间,共享单车在资本助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各大城市扩张,盲目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难题。在部分城市地区,共享单车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负荷量,在无形之中导致非机动车道道路资源紧张,城市中心城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紧张,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也给共享单车行业带来了政策监管风险。
 
命运岔路口
     
  对于排在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创业者们,日子就显得更加难熬。2017年,资本已经不再追捧,鲜有融资消息传出;没有与领头羊相抗衡的自行车数量和用户体量,真可谓融得了资,未必生;融不了资,肯定死。资本市场冷静之后,激烈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到底是休战,浴血奋战,还是转型合并?二线单车企业走到了决定命运的岔路口。
  4月18日,咨询机构trustdata发布的《2017第一季度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显示,摩拜和ofo的月活跃用户量已经达到千万级别,而绿色的酷骑单车、蓝色的小蓝单车和蓝黄相间的永安行共享单车杀入了top5,月活跃用户达到了百万级别。剩下还有些竞争力的分别是哈罗单车、小鸣单车、优拜单车和享骑出行。
  2016年11月,酷骑单车首先选择在北京落地,目前主要在二三线城市运营。虽然也要缴纳298元的押金,但用起来却极其便宜。新注册用户可获得10次免费骑行券,之后则是每半小时0.3元。除此之外,成功邀请好友注册还可以获得6张免费骑行券。看来深耕二三四线城市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持相同策略的还有优拜单车,优拜单车创始人余熠透露,在华南一些小城市,自行车的使用率每天能够达到10次。“北上广深现在铺了很多车,但是二三线城市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余熠说。
  小蓝单车落地的第一个城市选择了深圳,随后是广州、成都、南京、佛山、旧金山,2017年2月小蓝一头扎进了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北京市场,并且获得4亿元b轮融资。在春暖花开的3月份,小蓝单车日充值笔数的峰值达到了10.3万,很接近摩拜的11.4万,看来小蓝也还是有后劲的。
  排名第5的永安行早在去年11月就在成都与芝麻信用达成合作,绑定身份信息的用户只要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就可以实现“免押金”租车。这一直击用户使用痛点的举措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3月1日,永安行宣布完成来自蚂蚁金服、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的a轮融资。行业背景 创新模式 资本背书,永安行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最有可能与ofo和摩拜抗衡,组成“三国杀”局面的单车企业。
  毕竟,成立于2010年的常州永安,在有桩共享单车市场早早布局,并实现了盈利。其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全国29个省市的210个市县,主营业收入总计达到7.7亿元。2016年11月永安行开始布局无桩共享单车市场,先后在成都、昆明、长沙、南昌、福州、贵阳、北京、上海等地投放。
  谁知道,仅仅过了23天,永安行却突然宣布对无桩共享单车踩急刹车。永安行方面的说法是:社会上存在部分对无桩共享单车投放和运营管理提出异议的观点,公司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谨慎投资的原则,将终止与蚂蚁金服和深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合作,并签订终止协议。
  永安行会不会再度杀个回马枪不得而知。不过,一家名叫卡拉的单车企业已经彻底玩不起了。2017年年初,卡拉单车在四线城市莆田投放了667辆单车,并计划在2月底之前完成5000辆的总投放量。可是20天不到,首批投入的667辆车,即丢失了510辆,丢失率高达76.5%。今年2月,卡拉单车发布声明称其投资人已经撤资。卡拉品牌仅存活了19天的现状恰好说明了资本疯狂扩张之后引来乱象横生,共享单车遭遇破坏、霸占、违规停放等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如果管理不当,共享单车给社会带来的就不是出行便利,而是出行障碍了。
  在一片混战之下,剩下的玩家日子也不好过。
  去年11月,骑呗单车举行战略发布会,搭档芝麻信用建立信用体系,正式宣布进军共享单车领域。当时他们也想到了从二三线城市入手的策略,并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概念。今年1月骑呗完成1亿元a轮融资,由丰瑞投资领投,浑元投资等跟投。一切好像刚刚开始,骑呗火速在杭州和合肥各投放了2万辆共享单车。
  一切似乎在今年3月底戛然而止了。3月,ofo宣布与骑呗单车展开合作推出定制版小黄车ofo l1,并于26日在杭州和济南进行投放。与骑呗单车合作,是ofo首次接入其他共享单车运营商。对于许多排名暂时靠后的共享单车运营商而言,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被领头羊收入囊中。
  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在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很多中小城市可以很快算出单车盈利模型,获得用户、骑行数量的成本比要比大城市低很多。”小鸣单车去年10月获得由凯路仕烈风董事长邓永豪领头的1亿元a轮融资。凯路仕是一个拥有20多年生产经验的自行车和运动装备的法国品牌,在中国开设了200多家专卖店。
  小鸣单车试图从科技上突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虚拟电子围栏、虚拟车桩的技术上。人力成本在陈宇莹眼中是企业不可承受之重,她算了一笔账:现在上海新出台的政策,1万辆车配50个人,以5000块钱月薪计算,不加五险一金,平均每月就是25万元成本。在技术上下功夫,小鸣单车估算投入6000台共享单车,用10个人做管理就够了。
  不过,随手可骑仍然是目前不少用户的首要考量。今年3月,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举行了一次用户投票,面对“如果上街骑公共单车,决定你选择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有2.7万人将票投给了“这辆单车随手可及”这个选项,占到总人数的47%,“谁免费就骑谁”排名第二,占到总人数的19%;“谁性能好就骑谁”排名第三,占比18%。
  在找不到车的现实面前,再多的科技恐怕也不足以对抗正在不断开城的摩拜和ofo的碾压。在共享单车领域,资源正在加速向寡头倾斜,留给后来者的机会着实不多。
  目前仅仅在上海运营的享骑单车却认为他们的机会还很大。作为中国第一家共享电单车运营商,享骑已经在上海投放了10万辆电动自行车,注册用户超过100万,车辆的日均使用率超过5.17次,而且数据每天都在不断刷出新高。运营总监钱赟告诉《新民周刊》,随着天气转暖变热,平台每天新增上万用户,订单更是翻倍增长。享骑的用户更多是中长距离,平均骑行里程在5-8公里,时长为半个小时。
  2015年,享骑电单车创始人施银锋先生率先从共享房屋等概念中寻找到灵感,决定尝试电动车的共享模式,成为了首位从传统电动车实体制造业主动向互联网 的模式转型的企业家。
  在共享单车为“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火拼之际,施银锋又执着地坚持电动车共享以解决“10公里以内城市出行为目标”,与同行形成错位竞争。在大家为共享单车可以随停随放高呼便利的时候,享骑首家以“电子围栏”技术来约束用户规范用车、定点还车,电子围栏设有gps站点和电子感应器,只有电单车停在规定区域内才能完成还车。正是这一点让用户初期的不满情绪特别严重,享骑遭遇了不小的退押金风波。由于是电瓶车,还容易会出现锂电池没电或者电力不足的情况,这也让用户经常吐槽。
  从2016年9月规模投放开始,在遭遇头3个月的不适之后,享骑在用户中的口碑开始好转,在3月的用户骑行数据中,月均活跃用户数接近10万。这一数据虽然不能和领头羊甚至top5相提并论,但考虑到这仅仅是在上海一地运营,就可以挤进前10,若发展得当,在其他城市的中长距离骑行中,享骑仍然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贴身肉搏
     
  “想骑一辆ofo去上班或者出去玩,但是搜遍附近却找不到一辆(最开始无定位),好不容易找到一辆发现二维码损坏,无法扫码解锁(二维码损坏);扫兴之余,碰巧看到不远处还有一辆,走近一看,车胎没气;于是你找啊找,终于又发现一辆,二维码没坏、车胎有气,完美,但正当你要骑车飞奔而去的时候——掉链子了(质量一般);于是我默默地拿出公交卡,坐上公车走了。”
  这是网上的一个段子,却也是ofo的真实写照。ofo靠着廉价、低质的粗放思路迅速占领了更多的市场。目前,ofo已在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4个国家的81个城市进行运营,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投放300多万辆自行车。而摩拜也不甘示弱,已经进军了全国50多座城市,并在新加坡落地。4月14日,摩拜宣布日订单量超过2000万,累计骑行次数超过6亿次。车辆投放总量超过300万辆,其中北、上、广、深、蓉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已经超过20万辆。相关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月均活跃用户接近全部共享单车用户的一半,一线城市仍然是共享单车最重要的战场。
  而从2017年开年,摩拜与ofo的相互竞争日趋白热化。
  摩拜华东区总经理姚呈武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摩拜单车的日均使用率以2000万订单除以300万辆车次可能轻松得到答案——6.6次。而ofo在给予《新民周刊》的回复是“日活跃用户量、单车成本、损毁率暂不方便透露,一辆车每天大概使用8次左右”。不过,考虑到ofo的小黄车缺乏定位系统,损毁率较高——小黄车的这个单车使用频率统计数据可能并不准确。
  今年3月,著名第三方权威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权威大数据监控平trustdata都对共享单车行业做过数据统计,而统计结果不谋而合——摩拜用户活跃度远远高于ofo,无论统计周期是日、周、月,摩拜都毫无悬念地胜出。特别是在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上,摩拜甚至对ofo呈碾压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较于ofo,多数的用户还是把票投给了摩拜共享单车。毕竟从校园走出的小黄单车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智能共享单车相比,虽然骑行舒适度上不错,但是在安全性、耐用性、智能化方面还是有巨大的差距。
  不过trustdata的统计数据又显示,ofo的新增用户增速为摩拜的2.4倍,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共享单车平台。共享单车呈现出南摩拜北ofo格局,两家的用户充值笔数均大幅飙升,日均充值笔数超过10万笔,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30万笔。约五成摩拜及ofo重合用户依旧使用两者,转为摩拜独立用户及ofo独立用户的比例分别为15.8%和18.9%。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橙黄大战进入到白日化阶段,一时伯仲难分。
  记者采访的相关企业表示,共享单车最核心的部件就是搭载了智能芯片的电子锁具,这也是成本最高昂的地方,而之前的小黄车大多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机械密码锁,又没有gps定位系统,车子廉价却又需求量巨大,产品的质量可想而知。第一个月车子上路没问题,第二个月开始就频频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投放100万辆自行车,能有30万辆正常运营就不错了”。
  不止一位从业人士认为,社会需要的是更加智能化与安全耐用的共享单车,即用耐用性技术提高单车的生命周期,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单车的服务频次,在精细化管理运营方面下功夫。而不是低成本购入和投放传统的自行车搞规模化竞争,这样低廉的、粗制滥造的自行车是行业发展的一种倒退,使得城市有出现海量自行车垃圾的潜在危险。
  在上海推出了共享单车征求意见稿之后,4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也出台了《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有“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和“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的规定。
  摩拜单车为此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ofo则呼吁尽快出台押金规范,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并及时退取,避免共享单车行业出现押金乱象。小蓝单车的呼吁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车辆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排查,强制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对其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车辆采取全部收回、销毁的措施。
  不难看出,每家企业的呼吁都可谓“用心良苦”。用一位网友的话说,红:不带定位的共享单车都得砸了!黄:搞金融的踢出共享单车市场!蓝:政府能不能先用“自行车”的行业标准对上路的车检测一下,这些玩意说出花也先得是辆自行车啊!      
 
竞争才刚刚开始
     
  很显然,在第一轮跑马圈地结束之后,共享单车拼的就是运营和用户体验了。随时随地能够骑到车,并且骑行本身的舒适度、安全度才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从今年两会开始,摩拜和ofo相继推出了免费骑活动。“充100元返110元”“充100元返200元”的返利和红包,令人想起之前网约车市场烧掉300亿元补贴的惨烈大战,就连马化腾也忍不住表示担忧:“现在已经开始免费让用户骑行,接下来会不会倒贴钱让用户去骑单车?”
  ofo的投资人朱啸虎认为,ofo与摩拜打价格战补贴战与当初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有本质区别,共享单车领域不需要很大的补贴去消耗很多成本。摩拜则愿意提及红包车,而非补贴。在姚呈武看来,补贴对用户的吸引力非常有限,但红包车可以解决共享单车目前非常突出的“潮汐效应”——早高峰时大批单车向地铁站、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聚集,晚高峰时则恰好相反,车辆向各个居民区流动。通过“红包车”机制,摩拜单车能够借助用户的力量,动态调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车辆供给,实现随时随地、随处有车。
  胡玮炜则认为,那不是补贴,“用红包和游戏的方式鼓励用户将非热点区域的车骑回到热点区域,让车运营到了需要它的地方,更快离开城市黑洞。如果没有这个产品,我们需要让运营人员去寻找被遗弃的车”。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提高运营效率的手段,按照效率制胜的共享单车逻辑,红包车其实是在省钱。不过让用户当运维员的手法到底能解决多少局部地区单车供求失衡的难题,还有待时间观察。
  从近期摩拜和ofo的一系列举动不难看出,两家都开始在提升用户体验上下大功夫了。
  摩拜自行车因为车辆重、用户骑行体验不够舒适而遭到一批用户的抛弃,摩拜很快推出了更轻便、更好骑的迭代产品。4月18日,摩拜宣布推出的新款车型重量减轻了不少,骑行比上一代省力30%以上,而且配备了高效率轴传动系统,能够彻底避免“掉链子”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杜绝夹裤脚、夹裙角的尴尬。车子还有可以快递调节车座高度的气动升降车座,可以自主调解高低。另外,这款新车上还采用了汽车级碟刹系统,刹停距离比传统刹车条缩短了15%至20%,且不会出现传统刹车条频繁使用后的“热衰减”现象,安全性能大为提升。
  没有智能锁则让ofo吃了不少苦。记住密码、免费蹭车、公车私有化已成为公开秘密;无gps定位,导致无法精准定位车辆,丢失、损毁率居高不下,后期运营压力巨大。不过在雄厚的资本支持下,ofo也开始迎头赶上。
  2月,ofo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lot技术的共享单车。ofo还与北斗导航北京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加快量产拥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北斗智能锁。
 
3月,ofo又联合700bike发布了新产品curve(曲线)。这款新车在维护性和骑行体验上做出了一种平衡,力求在“不降低骑行体验”的前提下做出“降低运营成本”优化。
  针对日常骑行中用户频繁遭遇的单车掉链子、生锈、脚蹬丢失、车身变形、爆胎、轮胎没气、车筐丢失等问题,从产品源头层面做出了有效改进:高强度的铝合金一体式车架,kmc高强度防锈链条,一举解决了单车的户外使用生锈问题;创新性的弹簧导轮拉链器,可以实现实时收紧链条,用户再也不用担心掉链子的问题;而车架一体骨骼式护链罩,可以有效保护链条不受到撞击;新车的车胎采用pu实心内胎 耐磨外胎,可以永不爆胎。刹车则采用了2倍于普通刹车寿命的鼓刹制动,解决行业内15.3%刹车磨损失灵的问题;而车座采用了机械式升降座管,单手即可轻易操作,升降座管上还贴心标出了身高刻度,而且还采用有避震球减震设计和符合人体工学的掌托把套……
  再配上一把北斗智能锁,小黄车的造价可是得蹭蹭蹭往上蹿几个等级。这要是按照要求把前期推送的几百万辆车都更新了,又得花掉投资人多少个亿啊!难怪政府监管部门要求单车企业必须拥有废旧自行车回收流程,否则这扔得满大街都是的小黄车可真就成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在供应链方面,摩拜和富士康达成合作协议,ofo则和富士达签署战略合作,双方的产能预计都能达到年产1000万辆单车。可以预见,关于共享单车材料、结构、智能化的创新将源源不断地展开,共享单车的中国式创新会走出国门,引领世界潮流。
  3月16日,ofo宣布与芝麻信用战略合作,上海地区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用户可通过信用授权免押金使用小黄车的服务,推动行业走向“信用解锁”时代。4月18日,ofo 宣布杭州地区信用免押金。而在此之前,摩拜已经联手腾讯微信开启微信小程序的摩拜之旅,只需扫码就可以完成注册、开锁的程序,而不需要再下载app了。
  在共享单车的带动下,不仅让传统的自行车制造业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向智能制造升级;更是让共享单车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典范,黑科技频频亮相。共享单车不再是一部简单的可以骑行的自行车,而是承载着众多出行大数据的移动资源库,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和想象空间都是巨大的。
  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盈利问题,套用摩拜联合创始人王晓峰的一句话,“我们要想办法琢磨一个过去大家没有想过的盈利模式。为什么你要束缚我呢?”(图表数据来源:trustdata 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