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特稿 > 正文

乡村兴,国笃健-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18-11-1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新的历史时期,当我们在努力探索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之时,亦应珍惜民族记忆的共同载体、传统文化的生长土壤,从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裕——惟其如此,唤起习近平乡愁的那碗贵阳牛肉粉,以及那道梁家河酸菜的味道,才可延宕至今,并且后劲绵长。
作者|孔冰欣

  在《乡土中国》里,费孝通开宗明义,“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此后,有小辈拜访他,他总不厌其烦,反复再反复:“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而更早之前的1939年,费氏著作、英文版《江村经济》问世。实际上,“江村”的原型为开弦弓村,地处距离“孤岛”上海一百公里的江苏省吴江县。

  该书日后被奉为中国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费孝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经济的经济学家;不过,《江村经济》的经济学意义彼时未得觉察。因为,上世纪40至70年代,尚无国家尝试在农村培植工业基础——据说,这是“反大工业的,可笑的”。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江南岸,费孝通也获平反。谁都没料到,其在1935年所期望的“农村企业”,竟成了日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向为关系国计民生之根本性问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村与国,辅车相依。唯乡村兴,而国笃健。


为何重视“三农问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一事,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不时强调。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着力的关键,每年引人注目的“1号文”都将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而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的‘投入—产出’问题,是一个新的现代化模式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面临着社会资源共享的问题。从产业结构来说,城市与乡镇之间有不同分工,差异永远存在;但从整体的发展成果的共享来看,两者间该是均等的。现在,我们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这正是对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是对‘农业哺育工业’的升华转化。新的现代化模式,应当诉求于共同发展。”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于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四大矛盾与三方面“隐性”挑战


  尽管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在农村跑,但每次下乡,三农问题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总有莫名的兴奋。

  高低不一的庄稼、田野里泛起的柔波、此起彼伏的蛙鸣、乡亲们走村串户的熟络……这些画面让他近乡而情深。经常同他出差的学生“爆料”:“调研的时候,郭老师看到某个东西,就自然联想到曾经的知青生涯——知青的烙印,深深刻在他心里。”

  1976年,19岁的郭晓鸣来到四川雅安天全县大寨公社三大队当知青。因为略通医术,生产队里有人生病了,他就帮忙去打针;队里有人需要剪头发,他就当理发师;每天晚上,他还要去夜校代课……在当知青的两年时间里,郭晓鸣与当地的农民一起生产、生活。

  虽说自己亦来自小县城,但农村的贫穷落后,还是让郭晓鸣震惊了。他想不通:为什么农民一年到头起早摸黑、辛勤劳作,收获的粮食却只能勉强度日?

  当年的“不通”,如今大多都“通”了,乡村新颜今非昔比。可是,郭晓鸣敏锐地观察到,农业和农村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 这些矛盾的日益加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农”领域付出艰辛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影响和削弱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能力, 而且还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利的全局性影响, 危及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

  一是要素非农化态势仍未扭转。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基本生产要素大规模由乡到城单向流动的态势仍未改变。二是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受人口非均衡流动的影响,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 未富先老,“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了尖锐的诘问。三是农村空心化矛盾不断加重。农村空心化是一个由农村人口过度外部流失引起的农村整体经济社会功能综合退化的过程。其典型表现形式是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农村住房大量空置, 农村公共服务有效需求显著降低, 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同步下降, 部分自然村落出现总体性衰败甚至消亡现象。如果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趋势审视, 因农村人口减少造成部分村庄衰落是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趋势, 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必然经历的阵痛和付出的代价, 但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应当是必须力求使阵痛期更短和所付代价更小。四是环境超载化问题依然突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付出了生态代价的, 对农业和农村领域的影响严重。我国农村水土流失面积仍然在扩大, 土地荒漠化的情况亦很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包括废弃物污染、生活污染、投入品污染等)非常严重。

  此外,还有三方面相对隐性的现实性严峻挑战,即农村内部的产业和区域发展双重失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化(拼命追求“一蹴而就”);以及巨量财政补贴性投入制造虚假性繁荣。


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怎么攻克矛盾,迎接挑战?

  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提了20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去年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曾明确指向七条路径: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今年,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徐建刚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现在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振兴的问题。如何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前提下,和谐发展?我们不要粗放的土地城镇化,不要简单的工业化,坦白讲,那样做其实是更简易的——但我们须避免极端,须从战略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

  他以上海小村镇举例,论证“振兴因地制宜,扬显各地特质”的观点。比如枫泾镇,河道纵横,桥港交错,典型的江南水乡。当地的蓝印花布、灶壁画、家具雕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十分丰富,为金山农民画创作提供了丰饶的土壤,镇中洪村活跃着一支农民画家队伍——这,是文化振兴。而青浦区朱家角、松江区车墩,前者走旅游、文创产业振兴路线,后者靠影视产业闻名发达,和枫泾一样皆入选国家住建部2016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

  而相类似的、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呼应国家战略指向路径的例子,还有很多。梁家河彰显了组织优势;小岗村体现了制度变迁。福建下岐村、遵义花茂村扶贫攻坚,勇闯难关;吉林省永吉县的田埂旁守着返乡大学生,筹谋自己的“稻梦空间”,人才回流思故土。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如沐绚烂春光,山峦苍翠,溪水潺潺,竹海连绵;河北省塞罕坝莽莽荒漠变茫茫林海,绿色长城筑起,生态治理还江山如画……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总书记的话音言犹在耳,乡村振兴的新一轮号角已经吹响。事实上,乡愁使人魂牵梦萦的可能未必是故园本身,而是失去故园的那种感觉。新的历史时期,当我们在努力探索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之时,亦应珍惜民族记忆的共同载体、传统文化的生长土壤,从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裕——惟其如此,唤起习近平乡愁的那碗贵阳牛肉粉,以及那道梁家河酸菜的味道,才可延宕至今,并且后劲绵长。

  日暮乡关何处是?东风浩荡,便让我们亲手再造一个,理想中的桃花源罢!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