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文化 > 正文

老师如何“连接”互联网-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21-10-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未来,免费在线课程会越来越多,类型也会越来越丰富。
主笔|姜浩峰


如今,许多“宝藏老师”的课在互联网上走红。但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是针对大学生或成年人的科普内容。于是,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提出:“有没有适合我们孩子的内容?”

  答案显然是:有的。近日,教育部推出了一个在线学习的平台,名字叫做“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这个app上面有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在内的,所有科目的所有课程,每一节课都有老师的讲解,课后还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非常的方便和实用。

  尤其“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其文件中还特别提出,要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肯定还不知道网络上竟然有这么多免费的资源,即使有的人听说有这些内容,也会因为是免费的,而对其价值产生怀疑。”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友初如是说。作为教育部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黄友初向记者透露,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未来,免费在线课程会越来越多,类型也会越来越丰富。


不能全都是课堂教学翻版


  “走向诗和远方”,这是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今年曾进行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尽管都在大成都的范围内,可赵蕤并没有从郫都区赶往双流区的活动现场。作为友爱何家场小学校长,赵蕤在线参与了此次活动。

  “互联网带给我们农村学校许多方便。”早在2019年,还在郫都区竹瓦小学任校长时,赵蕤就曾告诉记者,位于四川农村地区的学校,特别渴望与大城市的优质学校进行交流。除了希望派出老师到大城市优质学校学习以外,赵蕤当时就感到,可以将一些优质的网络课程引入郫都区的农村学校。

  三年下来,愿望初步达成。郫都区不少学校通过引入网课,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补充。甚至,郫都区负责帮扶的、位于郫都区以西500公里的道孚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和甲斯孔中心校,也都能接收到优质网络课程。

  毫无疑问,网络拉近了边远地区与大城市之间在信息接收方面的距离。譬如有的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师可以直接点开“学习强国”,直接在课堂上使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的“课程学习”。特别是在语文、英语的朗读发音等方面,这些网络平台课程,给边远地区师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在黄友初看来,网络课程不能全都是课堂教学的翻版。“现在的网络课程,不仅在内容上要丰富,形式上也要丰富,既要有课堂教学的翻版,也要有与课堂教学不一样的,或者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做到的。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思路,能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根据需要选择教学素材和教学场景,设计出一系列在内容上相对完整、在时长上相对较短、在形式上较为多样的视频课程。” 黄友初表示,“这种网络课程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选择,这将会是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因此现在的网络课程所扮演的不仅仅是替代性教学,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赵蕤对此颇为认同。在四川省内,双流区西航港实验小学的学生,与郫都区友爱何家场小学、竹瓦学生,在成长背景方面有所不同。而道孚县的藏族孩子的学习需求,与郫都区的汉族孩子又不尽相同。简单的没有互动的课堂翻版,有千篇一律之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黄友初认为,适合在课堂上使用的网络课件,应该是那种短小的“微课”。例如,以某一个学科知识点的讲解为一个视频,一般15分钟以内比较合适,每个视频的内容相对完整。当然,也可以是这个知识点的历史文化、易错形式和分析、趣味性和拓展性的内容等。这样的微课,不仅可以供教师在课堂上选用,更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例如,在数学学科网课录制中,可以制作一些诸如符号怎么来的,除了十进制还有哪些进制,数学在生活的哪些地方原来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等类型课程。在语文学科中,则可以制作一些诸如讲解文字的演变过程,古诗词中都有哪些流派,一些文学作品的课外鉴赏等课程。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都很有作用。” 黄友初说,“这样的话,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微课观摩,也可以让某个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这种品种的丰富性,选择的便捷性,也是目前在线课程该与之前的电视大学课程的重要区别。”

  当然,免费网课还可以包括一些艺术欣赏类的课程。“除了这些以外,特长生的培养也很关键,一些国家有专门的英才教育体系。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让一些有学科或艺术特长的学生,先学一些内容。当然,要符合自愿的原则,而且每个视频时间不宜过长,这既有学习心理的考量,也有身体健康的考量——主要是保护视力。”黄友初向记者解释道。


与培训机构之竞争


  今年9月开学以来,一些地方曝出有家长害怕未来报班机会减少,而提前囤教辅、囤网课,甚至有人为此购买大容量硬盘,其实就表现了一些家长的焦虑。

  针对此类现象,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回应称: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培训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不要大量囤积未经审核的辅导材料,要把减轻孩子课外负担作为首要目标进行考量。

  黄友初向记者解释道:“‘双减’政策后很多家长比较焦虑很正常,毕竟人才选拔的机制还没有明显的变化,学科考试的成绩还依然唱主角。家长的这种焦虑也给了培训机构机会,他们有的改为了线上,有的还变换形式进行线下辅导。”

  在黄友初看来,只有把免费在线课程建设好,才能更好地让培训机构的学科类课程培训退出,让“双减”政策得到真正的落实。在线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包括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内容的选择、类型的丰富、授课和制作质量的提升等。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后,也可以开发一些交互性强的微课和游戏性学习,增强在线学习的趣味性。而这些,根本不是个别教师靠一己之力所能够达到的,不仅需要团队合作,更需要有关部门能牵头,有顶层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


补差与提高都该规范化


  事实上,“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学有余力的学生也需要关注。

  “这些人才往往将来就是各领域的精英。”黄友初说,“因此,我们的网络课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完善。将来网络课程建设需要规范化、专业化。要有整体的规划,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体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特征,也要符合学科的脉络体系。”

  但不论是提高还是补差,黄友初认为,他们在学习网络课程时都要遵循自愿的原则,“这种自愿应该是基于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教师和家长仅仅是进行一些指导。我们也可以利用大数据,例如每个学生一个账号,通过他们长期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特长和不足,推送一些他们所需的课程。其实一些网络游戏的思路可以借鉴到教育中,不但儿童,大人也比较喜欢玩游戏,说明这里面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例如,排名、成功体验等,这些其实都可以运用到在线课程的建设中”。

  黄友初认为,网络课程与“双减”之前的课后学科类补习应该有较大的区别。“课后学科类补习,无论是线下的还是在线的,大多是实时的、交互的,针对性较强,虽然学生的学业压力会增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学习效果会更显著,当然这种效果更多体现在考试成绩方面。”黄友初说,“由于免费课程普及性较广,绝大多数课程会是点播式的,针对性只能依靠大数据和课程内容的丰富,这方面我想后续会越来越完善。”

  记者走访多位教育领域专家,他们普遍认为,国家之所以要出台“双减”政策,无非此前的课后学科类补习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业负担,给学生和家长都造成了较为强烈的焦虑感,这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度的补习、攀比式的补习,也导致了补习的异化,异化为简单的应试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育人。孤立知识点的强化、机械性训练成为了主流。这些都会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体系性的知识观,看到的都是骨骼,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也必然缺乏学习兴趣和学科情感,难以培养较高的创造力。网络课件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看,尚待观察。

  “免费网络课程对师资的要求更高,因为他需要更强的适用性。我觉得首先需要有整体的规划,就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也可以录制不同风格的、不同难度的教学视频,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录制课程的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最好能在团队中不断打磨。”黄友初说,“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十分注重师范生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是优良传统,当然要继续保留。在‘双减’政策下,我们对师范生培养体系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我们希望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能上好线下课,也要能较好利用网络课程,有机会的话,能够录制更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网络课程。”(主笔|姜浩峰)


链接:“双减”要求免费做优做强线上学习服务


  “双减”政策,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第12条明确指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