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英语生的似水年华-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前,多所大学英语专业将被撤销的新闻发出后,引来了诸多网友们对于英语热的怀念和追思。不过,也有不少网友直言,英语,的确很鸡肋啊,“有什么英语的能力、素养是非要到大学英语系、高翻院才能获得的?没有,一点也没有。”
这些对于英语专业的评价,虽然有些过于武断,却也部分展现了英语专业的尴尬,部分院校英语系师资力量不强,学生们甚至连英语技能都没有完全掌握,到了社会自然成了尴尬的存在。但是,如果时光倒回60年代、80年代,英语专业却是当时最风光和吃香的!
时移世易,不同年代的英语专业生也背负了不同的使命。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方法也都不尽相同。为此,《新民周刊》寻访了多位不同年代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他们的身上,体会时代的脉搏。
60年代:国家亟缺的人才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待遇也特别优厚,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等基本费用都由国家支付,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就意味着为家庭减轻了负担。土生土长的上海松江人金坚范教授,正是那个年代出来的天之骄子,也是家里兄弟姐妹11人中唯一的大学生。
1961年,在松江一中完成高中学业的金坚范面临着大学志愿选择的难题。理科出身的他原本想继续攻读理工科专业,但由于眼睛先天色弱,不能报考理工类与医学类专业,最终,他选择了上海外国语学院的英语系继续深造。
“我入校时,上外还没有对全国开放招生,因此我的同学都是上海人,英语系采取小班教学,每个班不到20个人,一共四个班。”金坚范向记者回忆,“当时的班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甫一进校英语就已经非常出色,因为有些同学的父母亲是解放前的洋行买办或者翻译,父母从小就注重他们的英语教学,所以整个班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相差较大。”
谈起自己当时的英语学习水平,金坚范坦诚地表示,自己虽然在高中三年里学习过英语,但基础还是相当薄弱,“幸好我们一进上外,学校就从语音语调语感等方面教起,帮助我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金坚范记得,当时英语专业已经有了系统的教材,除了国家编撰的相关教材外,上外自己也出了一些语法/口语教材等。
“虽然是误打误撞学了英语专业,但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英语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英语原著作品培养语感,也会有老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里的语法和含义。金坚范记得,当时他看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面有这样一段:
“p. antonio has promised to give you a pound of his flesh. but he has not promised to give you any of his blood. if you let one drop of his blood fall, you will lose all your land and money.”(安东尼奥承诺给你一磅肉,但契约上没有说给你任何一滴血。如果掉下一滴血,那么,你将丧失全部土地和金钱。)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个场景给了我最初关于西方契约精神的启蒙。”并且,正是英语专业的学习,让金坚范能够接触到更多国外的不同现象,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当时我们每个礼拜还能观看国外的原版电影,没有字幕,训练自己的听力水平。”金坚范说,因为当时没有现在的多媒体,这可是当时难得的英语学习大餐了。
金坚范入学时,上海外国语学院还是市属大学,但随着国家对英语人才的迫切需要,1963年9月1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这一时期,学校还新增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并与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属外国语学校(即上外附中)、附属外国语小学(即上外附小)等教学部门。
而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勤奋攻读四年的金坚范也迎来了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口——择业。事实上,当时的大学生工作还是组织分配的,由于在学业上的优良表现,金坚范获得了北上的机会,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就职。同期毕业的同学中,还有留校任教、去外贸单位工作等去向。
到国务院外事办报到后,新来的年轻人都被分配到下面一些单位培训,金坚范去了当时中国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北京周报》,之后,又先后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和亚非作家常设局等担任翻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学的知识不够用,好在英语学习也是一种方法论,许多东西都是触类旁通的。”
作为最初一代的英语毕业生,金坚范始终认为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语言,培养专门的语言研究人才是必要的,“就像中文系一样,英语并不只是一门工具,也是一种文学和看其他文化的窗口”。
80年代:渐成最风光专业
同为上外毕业生的孙建副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的第四届考生。
“我读上外的英语系,既有偶然因素,也是必然结果。”孙建告诉《新民周刊》,自己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后来考入中学后,学习刻苦,英语发音口齿清楚,因此在报考大学时,老师极力鼓励她报考英语专业,孙建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由于“文化大革命”给大学教育人才造成的断档,孙建记得当时学校里的英语老师,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培训班”中毕业的,她向记者解释道,恢复高考之前,大学生都是从工农兵中选拔。而培训班的学生是直接从中学毕业生中选拔进入大学学习。为了区别于工农兵大学生,这批学生通常在学校里被称为“培训班”。
当时老师们都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经常吃完饭就出来盯学生上晚自习,纠正学生们的发音、语调,改作业也一定是一对一辅导,老师们一周要上六天班,一刻也不肯放松。
而且,当时上外甚至没有系统的英语教材,所以系里的老师也是东挑一本,西挑一本,后来的教材还有到现在仍有大名的《新概念英语》。孙建回忆,当时老师负责,学生也非常勤力刻苦。
“上外一直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基础夯实,低年级时必须要练习好自己的发音、语调。我们当时有早读课和晚自修,当时每天都要读啊背啊,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孙建笑着回忆,“当时学生们也都不捣糨糊,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拼命练习,晚上熄灯了,你会发现水房还是很热闹,都是开夜工的,因为只有那里亮着灯。”
“当时整个社会都非常尊重大学生,我们上外出来的学生,那也是没得挑剔的。刚进校时8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或有参差,但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扯平了。”当时还没有“英语角”的概念,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同学们还流行去外滩找外国人练习口语,“当时刚开放,外国人也不多,但都很亲切配合。”
在孙建大三时,学校开了一个新的专业,学生多读一年,可以获得英美文学和国际新闻双学士学位。后来,这个专业为我国新闻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孙建的同学,央视英语频道主持人杨锐正是由此崭露头角。
当时国家对英语毕业生可谓如饥似渴,孙建这一批学生毕业后,很快被各个单位领走并开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事实上,正是在80年代,外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校培养的一大批外语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也是大学英语系最风光的一段时光。
而孙建本人,也去了同济大学外语系工作,从助教做起,一路做到教研室主任。1995年,又在母校的邀请下回到上外。“90年代的时候国家需要大批经贸人才,由于我英语基础好,所以转攻产业经济学。”孙建表示,幸好大学打下的英语基础,现在上经济课程时碰到英语教学任务,才不会捉襟见肘。
作为一名始终身处象牙塔的老师,孙建对于英语专业的话题格外关心,在她的观察下,尽管现在的英语系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学了多年英语,但有的学生连26个字母发音都不标准,在实操方面实在是很不够的。孙建的看法恰好契合了此前某机构发布的一份《2018年英语熟练度指标排名》,数据显示,中国仍处于英语低熟练度阶段。鼓吹全民英语提高论,还为时尚早。
不过,孙建也指出,英语专业的确有些泛滥,好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根本教不出合格的学生,不应该开英语专业。“但对于英语来说,语言学、师范类的教学研究等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英语专业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本文即将成稿之时,孙建老师又亲自撰写了一段话发给记者以作补充,言辞恳切、掷地有声。她说:“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尤其是高等教育,而未来有许多是不可预测的。当年我们选择读英语专业时,从未曾想到英语会成为热门专业。所以,高校专业设置,尤其是基础专业,不能轻言取消或增加,而是要着眼于办强办优办精。否则,总会有所谓的紧缺人才,然后就是匆匆培养,以适应社会之需。这样匆忙培训导致证书泛滥,但真正的人才依旧难觅,因为专业培训和系统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英语专业下可以设不同方向,办出各校的特色。总之,办高等教育千万要摈弃‘小农思维’,不能以就业论英雄。”
00年代:英语不再是就业途径
2010年进入复旦的angel,是班里为数不多考入英语系的学生。新生第一课时,每个同学都需要做一段英语的自我介绍,angel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英语有多破。此前,在angel来的那个小城,她从小学就开始了英语学习,一路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angel向记者回忆,当时班里有许多来自各地外国语中学的保送生,英语基础非常扎实,他们几乎毫不费力就能拿到高分,也能和学校的外教谈笑风生,至于外教布置的各种泛读精读作业,他们更是手到擒来。“没办法,在他们已经能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时,我只能继续夯实我的英语基础。”
也有人不堪重负。据angel回忆,当时同届还有一位来自中部地区的考生,非常喜欢英语学习也非常自信,但是到了大学后,才知道自己的口音和语调都有很大的问题,受到了很大打击,最终退学了。“听说她复读一年后,又考上了北京大学,真的很cool!”
其实angel也想过别的选择,但她认为大学不仅是专业的学习,还要考虑大学本身的实力和所在城市,复旦英语系是她当时最为稳妥的选择。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毕业后angel又攻读了一个跨专业的研究生,现在进入一家外企工作,这也是她大部分同学的路径——“英语 其他专业”,做一个复合型人才,“大部分同学都念了经济系。对于我自己,四年的学习也使我在找工作时,在需要用到英语的场合里,都占到了优势。”
2008年上大学的lynn,则是南外附中保送进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是angel眼中不需要再学英语的英语专业生。事实上,在大学的前两年里,lynn也的确没有在本专业上太过费心。“大一大二的课程主要是听说读写的基础课,对于我来说有些无聊,所以我开始探索自己的其他兴趣。一开始在外面做一些艺术展览的翻译工作,后来就喜欢上了策展。”
“我们班很多人都是保送读的大学,但是保送也会有一些限制,比如如果去复旦英语系,保送生就不能转专业。但当时的北外没有这样的规定。”原本想在大学时换专业的lynn,遗憾于语言类学校并没有她喜欢的方向,毕业后选择了英国继续攻读当代设计策展。
“其实英语专业本身挺有意思的,而且专业要求你多看书,接触国外的各种内容,也会有很多社科类、哲学类的阅读,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都是很有帮助的。”除了这些,lynn还对大学时开设的辩论课记忆犹新,“这些课程都训练了我的思维模式,很多思考方式我现在都会用。”
在angel和lynn看来,对于任何的专业学习来说,如果好好学习,都是能够有所收获的。“因为上大学不只是知识性的学习,也是思想性的学习,是帮助开拓视野的方式。这样不论你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