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的“国别周”买“别国货”-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阅读提示:今年购物节首次推出“国别商品周”、“零售自有品牌消费节”等特别活动,让血拼族们不用打“飞的”,“在上海、买全球”。
撰稿|牟雅菲(实习生)
与往届购物节不同,今年购物节“国际范”更浓郁。本届购物节首次推出“国别商品周”、“零售自有品牌消费节”等特别活动,让血拼族们不用打“飞的”,“在上海、买全球”。
“本届购物节首次举办国别商品周等活动,旨在让消费者在上海买全球商品,引导跨境消费回流,并且也体现上海商业业态、商品品种的丰富性,城市商业的繁荣需要国际化的营商范围。品质优良的进口商品很能吸引城市中产,对创立本土品牌也有不少借鉴意义。”上海市商务委商贸行业管理处副处长、购物办副主任华忆说。
购物节的洋货盛宴
9月9日,上海购物节正式启动,精彩纷呈、丰富多样的活动相继拉开帷幕。今年恰好是上海购物节十周年,购物节首次推出了“国别商品周”的活动版块,让上海市民们足不出沪就能购遍全球,体验异国风情。
“意大利帅哥教你品红酒,欧洲艺人为你现场表演、明星大厨johnny yang将在现场一展厨艺,bella vita的意大利大厨也将为宾客带来精彩的披萨表演。”佛罗伦萨小镇的董事总经理鲁墨睿向来访的《新民周刊》记者介绍上海购物节期间佛罗伦萨小镇将举办的活动。
“顾客们还可在小镇体验瑜伽,舒展身姿,亚洲的彩妆大师现场为顾客设计造型。同时,我们也推出了节日特别促销、额外折扣与活动,例如阿玛尼内卖等。节日期间,消费者还可以参与微信互动抽奖,最高可赢取价值5000元的小镇礼品卡。相信以上种种礼遇,加上超百家品牌低至2折的折扣,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让宾客更为尽兴地享受购物节的乐趣。”
除了佛罗伦萨小镇之外,消费者还有不少“买遍意大利”的机会。2016意大利文化节将于9月15日到10月7日在仲盛世界商城举办,通过文化与艺术、零售与奢侈品、美食与美酒、运动与旅游、休闲与娱乐来展现独特的意式风情。
除了感受意大利风情,沃尔玛、麦德龙分别与美国和德国联合举办沃尔玛山姆美国商品周、麦德龙德国商品周,进行美国和德国的特色商品推介和集中陈列展示。
新加坡旅游购物风情节则会改造平时新加坡特色大宝森集市的民俗风情街,营造新加坡特色风景,通过建筑倒影魔镜墙互动装置体验新加坡建筑风情。
另外,进口商品展销月将举行两周的展销活动,两周期间以每周一个国家风情介绍以及此国家的尊龙凯时平台入口的产品展示或销售为卖点,体现国别商品周的特色。同时从物流角度来讲,将跨境贸易的线下展示与在线上下单相结合,即通过“o2o”的形式,将国别周的进口产品引向消费者,可直接扫描下单后货由海关保税区仓库发向消费者家中。
如果你喜欢咖啡,那也不要错过在嘉里中心及静安区咖啡街区同步举行的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活动将伦敦咖啡节等国际知名展会模式与静安自身咖啡文化底蕴相结合,在这里不但可以品尝到各式咖啡,还能现场观看乐队演出、咖啡拉花表演,并有机会得到极具咖啡文化特色的小礼品。
购物节期间,“吃货”们同样可以大饱口福,除了在佛罗伦萨小镇举行的欧陆美食嘉年华活动,苏宁易购在活动期间也汇聚全球特色商品,从阿拉斯帝王蟹、澳洲牛排、英伦进口洗衣机等海量特色商品原产地直供,让上海消费者们不出国门尽享全球。家乐福国际美食节则精挑细选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进口食品,展品品类众多,同时引进大量新的品类,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于进口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为公众奉献一场洋溢着多元文化芳香的食尚盛宴。
魔都买洋货很容易
上海购物节期间多了不少直接购买国外商品的活动和平台,实际上,平时在上海买洋货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
“买外国商品的话,我一般都是通过国外或国内的电商平台购买,如果是买吃的或者是日用品的话就去进口超市,现在上海的进口超市也很多,还是挺方便的。”上海市民陈女士向《新民周刊》的记者说,“网上买国外商品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性,另外也有折扣,不过不足的是没有办法亲自体验,如果要买一些需要亲自试用的,像衣服、化妆品之类我一般都会去像佛罗伦萨小镇、奥特莱斯这样的折扣商城,既可以体验又有折扣。”
尽管奥特莱斯里的低折衣服一般都不是当季的,但精打细算的上海女性并没那么在意。陈女士说,“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时尚偶像,不会去买当季的东西,更多的是在买经典的、更适合自己的,如果每个人都买当季的时装,走在街上你会看到很多夸张的造型。在品牌折扣店也能买到跟正价门店同款的,只是颜色可能不一样,但款式是一模一样的正品, 而且折扣可能是六折甚至更低。”
除了以上买洋货的途径外,在上海还可以去一些免税店购买国外商品,除了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日上免税店,今年8月份,上海市中心规模最大的免税店曹家渡免税店正式开业。根据相关规定,消费者需满足以下条件:持中国护照入境的中国籍旅客(年满16周岁及以上),自入境之日起180天内,可凭护照在中服上海免税店内一次性免税购买海关规定的限量限值范围内的免税商品。
曹家渡免税店一开业就点燃了人们的购物热情,由于免去了进口物品税,商品价格大大降低,平均比市场上专柜的价格便宜20%到30%,与口岸免税店基本持平。不过,目前入驻免税店的品牌还不多,以化妆品为主,小家电品牌还比较少,一些消费者原本希望在这里买到的日本马桶盖、电饭煲都没有看到。
对于上海消费者而言,买洋货已经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档社区附近的菜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食品店能买到几十种奶酪;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外国食品集市,也吸引不少白领中产淘货。
如果给买洋货的消费者画一张群像,人们会发现这是个很广泛的群体。“土豪”的选择是打“飞的”去国外随心所欲买洋货,或是在恒隆、国金商场的正价店买奢侈品牌新款;中产精英乐于去淘奥特莱斯、免税店;爱去进口超市买日常用品的多是追求品质生活的太太们;而80后、90后年年轻人总能寻摸出靠谱的国外电商海淘。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整个群体会日渐庞大。
佛罗伦萨小镇董事总经理鲁墨睿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们的消费者主要是中产及以上阶层,他们是在25岁到50岁之间的主力消费群体,基于对佛罗伦萨小镇的市场研究与消费者调研,上海消费者更倾向于奢侈品、休闲与生活方式品牌。相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相比,总体来看,上海的消费群体拥有更强的购买力,知道、认可的国外品牌也更多。”
“我们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消费者是从价格、品牌组合、产品、品牌分类以及购物体验作为主要的考量对象来选择他们的消费地点的。”鲁墨睿说,“而且很显然,消费者们更加认准品牌,更加注重对商品的品质追求”。
随着洋货离我们越来越近,很多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洋货的市场需求庞大,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买洋货,实质是在为品质买单。毕竟,上海消费者已经过了追求廉价的消费阶段,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提升品质才是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链接:洋货的前世今生
现如今,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有着这么多买洋货的途径,与历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上海买洋货也是经历了一段相对漫长的变迁发展史。
实际上,“洋货”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一个名词,一般指由海上外国商船运来的海外物品,多为欧洲商品。
直到鸦片战争后开口通商,西方各国商船开始自由往来各口,各类洋货也随之源源不断地、成批量地输人中国,并运往各地市场销售,“洋货”便逐渐成为人们在街头商铺里也可以看到的日常货品。
而上海作为最早的开埠通商口岸之一则见证了洋货的变迁发展史。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然制作精致,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比土货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了炫耀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
到19世纪70-90年代中期,洋货作为时尚品开始流行。进入70年代以后,一方面洋货市场不断开拓,一方面洋货制造和运输成本降低,使零售价普遍下降,洋货销售便进入了畅销期,洋货的输入量呈激增态势,与此相伴随的是经销洋货的商家店铺越来越多,比如70年代仅上海专门经营进口货的洋广杂货店至少有百十家。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生活实用洋货,特别是一些物美价廉又经济实用的低端日用洋杂货,日渐普及到了广大城乡民众日常生活中,有的基本取代了原有土货而成为人们的日用必需品。
※尊龙凯时平台入口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