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铁榔头”奇迹-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郎平高高跃起,奋力扣杀,打出的球像重炮一样疾速凌厉,为球队拿下一个个关键得分点……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给全世界观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画面。靠着郎平和队友们的奋力拼搏,中国女排不仅冲出了亚洲,还征服了世界,“女排精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的第一张亮丽名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30多年之后,她作为教练,创造了新的奇迹。正如国际奥委会官微所评价:“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年受万众顶礼膜拜。只有郎平做到了。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这30年来,中国女排的所有荣誉,几乎都和这个女人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的第一笔精神财富
郎平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为人所知,是在197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在那之前,她似乎名不见经传,主教练袁伟民大胆地直接让她担任主攻手,还引起了一些争议。事实让人惊艳,几场关键比赛中,她的表现博得了满堂喝彩。
这样的成就、“铁榔头”的美称,来自坚持和拼搏。当时一路跟踪采访中国女排的《新体育》记者何慧娴在报道中做了这样的记录:郎平从业余体校被选进北京青年队时,身材瘦长,各项素质较差;身高已达1.83米,可摸高还碰不到3.05米的篮圈,30公斤负重深蹲只能勉强做两三下。
郎平不甘落后,严格按照教练为她制定的训练计划来弥补这些不足。“排球网前,她不停地起跳挥臂,不连续扣出一百个好球不歇脚;田径场上,她沿着四百米跑道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负重深蹲,一次训练总重量达2万公斤……”超乎寻常的极限训练,有时使她苦得掉下了眼泪,她一边哭,一边坚持练。入队第一年的冬训,她的弹跳就增加了12厘米。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折桂,这是她们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二年,她们又在世锦赛夺冠。1984年的洛杉矶,是郎平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小组赛,她们1比3输给了东道主美国队。主教练袁伟民回忆,那是“两年来,郎平打得最差的一场国际比赛”。输球后郎平特别自责,喘不过气来。去吃饭的时候,她端着盘子发呆,后来忍不住哭出声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她释放完情绪后,冷静地思考分析,找出了发挥失常的原因。
决赛中,郎平和队友们再次与美国队相遇。有首战胜利余威,再加上主场之利,美国女排的姑娘们在赛前就异常活跃,俨然已是胜利者。郎平甚至在决赛现场的一块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当地电视台预先准备好的美国队夺冠画面。
但胜利不是光靠气势能获取的。在全世界瞩目的目光下,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用一场漂亮的3比0,硬是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来!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完成了5连冠,成为世界排坛第一支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
当时,中国女排的优异战绩,直接点燃了国人走向世界的勇气和自信。现在,人们的共识是:彼时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但中国朝哪儿走和以怎样的姿态走,却并不明朗。此时,中国女排站了出来,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走向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国家和民族争夺荣誉。
“学习女排,振兴中华”。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在这“改革开放事业的第一笔精神财富”中,郎平做出了浓墨重彩的贡献。
铸造“新时代女排精神”
在和队友一起完成“五连冠”的壮举之后,郎平从运动场上退役,但她没有离开排球,开始了海外的学习和执教生涯。
1995年初,当时的中国女排落到世界第八,郎平毅然答应从美国回国执教中国女排。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带来了病痛折磨,由于疲劳过度、大脑缺氧,郎平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后数次晕倒。这一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获得亚军。
2013年,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面临的是比上次更困难的局面:
女排在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队伍人才断档、后备薄弱,甚至连基本功、心理素质都不过关。有这些致命问题,想出成绩难度极大。但郎平又一次证明了她“铁榔头”的坚决:“接!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后依然没问题!”
有心如此,然而现实残酷。2013年9月,郎平重新执教不到100天时,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先输泰国又输韩国,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来的最差战绩。最困难的时候,郎平言传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励弟子们扛过去,并带给她们真正的竞技水平成长。
历史惊人地相似,奥运会再次成为郎平的“逆袭之战”。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败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仅以小组排名第四进入八强。客观地说,中国女排的实力确实与对手存在差距,然而,接下来女排姑娘们不仅力克东道主、卫冕冠军巴西队,还拿下荷兰,战胜塞尔维亚,夺得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许多人与30多年前一样,再次因中国女排而感动落泪。
除了依旧关键的精神动力外,郎平这次带给中国女排的,是她的“大国家队”策略、大胆的选才用人方法,以及重视运动医学、训练规律,配备强大的医疗后勤保障团队,这是对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的竞技体育运行规律的尊重。
不久前刚过了58岁生日的郎平,立志与女排姑娘们再拼搏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她看来,“女排精神不单单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即便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女排精神是你一路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链接:改革先锋100人1978-2018
陈日新(1932年6月出生,2007年12月去世,山西大同人)
他率先引进西方先进经验和设备,创造了“三高一快”的平朔模式,推动了我国煤炭工业露天开采水平一步跨越30年。
陈冯富珍(1947年8月出生,中国香港)
她积极推动世界卫生组织改革,领导该组织和成员国成功应对埃博拉、寨卡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全球卫生安全与人类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景润(1933年5月出生,1996年3月去世,福建福州人)
他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 “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茅永红(1954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
他改革创新“社区”理念,率先开启中国特色“社区建设”探索之路,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建成全国第一个不设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对全国新建社区逐步取消街道产生了促进作用。
林毅夫(1952年10月出生,台湾宜兰人)
他自主创立并实践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丰富完善农业经济学理论,重新构建发展中国家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杰桑·索南达杰(1954年4月出生,1994年1月去世,青海治多人)
他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在他英勇事迹的影响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罗阳(1961年6月出生,2012年11月去世,辽宁沈阳人)
作为航空工业沈飞的“掌舵人”,他创新提出“十个统筹”发展思路,推动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带领沈飞迈入持续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周明金(1953年1月出生,山东莱西人)
他在莱西县委组织部工作期间,总结形成了莱西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雏形。
郑举选(1940年6月出生,湖北武汉人)
他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巨大勇气,推动个体经济获照经营和小商品市场开放搞活,被誉为汉正街“商界传奇”。
郑德荣(1926年1月出生,2018年5月去世,吉林延吉人)
他在东北师大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毕生初心不改,被誉为“红色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