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环球 > 正文

2018环球局势小阳春与新动荡-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17-12-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 2017年无疑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给世人刻骨铭心记忆的一年。以新技术为驱动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正在抛弃旧有的以新兴市场为驱动的全球经济增长。蓄势待发已久的全球政治体系内的区域玩家,2017年里都纷纷抓准时机,展示了自己的体能。
撰稿|和静钧
 
       2017年的国际关系呈现波诡云谲、复杂多样的多元态势,旧有的国际格局正在嬗变,多极体系虽然遥不可及,但2017年无疑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给世人刻骨铭心记忆的一年。以新技术为驱动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正在抛弃旧有的以新兴市场为驱动的全球经济增长。蓄势待发已久的全球政治体系内的区域玩家,2017年里都纷纷抓准时机,展示了自己的体能。
一片“退”声中的美国
 
  2017年里的美国,迎来了美国立国以来别开生面的政治气象:一个精明的商业大亨入主白宫。
  特朗普展示了商人精神的两面性:契约精神与商人算计。对于国内,以契约精神应对选前承诺,推进制造业回归、废除奥巴马医改、推行美墨边境隔离墙工程、推出史上堪称庞大规模的1.4万亿美元减税计划,这也使特朗普成为美国历任总统中上任后仅一年就迅速取得成就的美国总统。随着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特朗普的另一项极端政策即“八国旅行禁令”也随之生效。职业政治家们往往把选前承诺视为政治斗争策略,很少当一回事,一旦当选,就有万种理由抛诸脑后。
  而在对外关系上,美国外交政策虽未重返杰弗逊的孤立主义,但也全然没有了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国际情怀,却更多纠缠于“相对获益”的商人算计中。在“美国优先”旗号下,美国相继从tpp谈判、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等退出,并对维系美国全球领导地位至关重要的盟友体系嗤之以鼻,要求盟友付费甚至是自费,不再放任“搭便车”。美国在“大国担当”的负重中金蝉脱壳,在美国外交史上并非鲜见,诚如一战后把国际联盟体系下的集体安全责任推卸给已经过度扩张中呈现疲态的英法一样。以特朗普政府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美国因此可能赖掉多达5亿美元的会费。
  2017年中美首脑虽然实现了海湖庄园会晤、北京会晤,特朗普在访问中国之时连发九条推特,大赞中国的热情款待,但签下多达2600多亿美元大单之后,特朗普一样把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决定回报给了中国,显示了商人政治家的算计。
难以重启的美俄关系
 
  奥巴马时代曾提出美俄关系“重启”的口号,但随着地缘政治断裂带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随后的克里米亚事件,美俄关系降至冰点。特朗普上台后的外交目标之一也是“重启”美俄关系,但美国国内“通俄门”调查,正使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成为一个敏感话语。
  从来都是美国干预别国大选,制造“颜色革命”,没料到2017年的美国,一大部分国民坚定地认为俄罗斯的干预帮助共和党的特朗普当选。特朗普政府中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弗林的认罪,导致“通俄门”调查的升级,特朗普女婿有涉案的可能,甚至特朗普有可能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这些复杂的恩怨情仇背景,导致了美俄关系在2017年数次面临危险的冲突边缘。从互相驱逐大使领事的“外交战”、到两国敌视舆论的“媒体战”,美国对俄追加制裁,再到《中导条约》争议再起,用梅德韦杰夫的话说就是其“印象里美俄关系最差的一年”,俄媒也认为是美国国内仇俄政治“完全捆住了特朗普处理美俄关系的手脚”。
  这使叙利亚、阿富汗冲突热点地区成为美俄表面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实际上相互展示肌肉的角斗场。两国都把最先进的装备拉到国际热点冲突地区。9月7日,俄罗斯向叙利亚代尔祖尔地区的“伊斯兰国”组织投下一枚被称为“炸弹之父”的巨型非核炸弹。而在几个月之前的4月13日,美国从mc-130运输机向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目标投下了有“炸弹之母”之称的gbu-43。这些威力与核弹相差无几的常规武器,正在重新定义着现代战争。
  而对于打击is势力而言,2017年是决定性一年。美俄一方面互秀肌肉,一方面也扩大打击is战果以相互竞争,同时区域各方,如土耳其、伊拉克及叙利亚政府军的良好表现,一度令人担忧的is势力面临着灰飞烟灭的最终结局。随着伊拉克、伊朗先后宣布is势力已经基本剿灭,叙利亚危机趋于缓和,美俄面临着退出叙利亚的国际压力,俄方宣布从叙利亚撤军,美军也将回缩到波斯湾。
没有“黑天鹅”的选举季
 
  2017年的国际政治之所以呈现阴晴不定、主角不明的复杂态势,一个掣肘因素就是多个大国相继进入了选举季。
  而2017年的选举季又呈现出两类形态:“计划内”选举和“计划外”选举。
  先来盘点“计划外”选举。为了收拾脱欧这个烂摊子,英国5月4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其目标就是选出一个更有利于脱欧谈判的议会,如扩大执政党保守党的议席,6月份大选之后的结果虽然还是让执政党保守党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却失去了多数党的身份,尴尬的结局差点迫使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辞职,也使英国将陷入脱欧工作的长期争执中。
  另一个“计划外”选举则来自日本。多拜在野党一蹶不振、一盘散沙之福,安倍比英国梅姨要幸运得多。尽管受到“政治黑马”小池百合子“希望之党”、枝野幸男的“立宪民主党”等新党的挑战,也不改安倍所在自民党横扫众院的格局。大选结果进一步巩固了安倍的“长周期任期”,更有利于继续执行“安倍经济学”和推行其修宪等议程。巧合的是,大选结束后安倍收到的第一个电话是英国首相梅打来的。
  还有一个“计划外”选举则发生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同样引发了国际关注。本按计划,2017年12月执政党大会将选举“第一夫人”格蕾丝出任副总统,正式成为穆加贝的接班人。却不料,11月15日,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被军方扣留,一场“第一夫人”与“建国元老”之争爆发,最后的结果就是“元老派”的姆南加古瓦胜出,穆加贝以下台换得家人平安,姆南加古瓦代行总统之职。统治津巴布韦长达40年的穆加贝的下台,代表非洲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一场变故应称为“计划外不选举”。
  而发生在法国、德国、韩国、荷兰等的大选,均是“计划内”的大选。大选没有出现“黑天鹅事件”,一切都如预期一样,法国选出年轻帅哥马克龙,极右翼“国民阵线”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没有成为“黑天鹅”。同样,在荷兰,极右翼政治力量虽然猖獗,但3月16日结束的大选结果表明英国退欧并未影响荷兰,“亲欧派”政治力量胜出,欧洲松了一口气,吕特继续执掌首相之位。而10月份上演的奥地利大选中虽然极右翼势力在议会上的席位有所增加,但大选的胜利方依然是“亲欧派”党派。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选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总理、31岁的“小鲜肉”库尔茨。
  9月24日选举的德国的大选,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虽然赢得选举,但得票率从四年前大选的41.5%大幅下降到这次的33%,这是一场“苦涩的胜利”,这场胜利的后果就是2017年之内都没法见到默克尔组阁成功,或将重新进行大选。默克尔的“失败的胜利”被认为是选民给默克尔移民政策等问题上的警告,并非是“亲欧”或“亲欧元”的警告,默克尔被认为是当下引领欧盟度过非常时期的不可或缺的领袖人物。
  而5月份韩国的大选,最大的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文在寅成功当选为总统。文在寅的当选,为韩国部署“萨德”引发的中韩关系恶化扭转了局面,“三不一限”承诺的出台,重新使中韩关系转暖,文在寅于12月13日启程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区域玩家何其多?
 
  2017年是传统大国领袖束手束脚、区域玩家跃跃欲试的一年。这一转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际体系中政治力量中心群体性崛起的事实。
  以沙特为例。2017年的沙特不仅仅有一夜之间令40个王子锒铛入狱的反腐风暴,而且对卡塔尔的“不顺从”发出“制裁行动令”,阿拉伯国家巴林、阿联酋、埃及等积极响应,宣布与卡塔尔断交。随后,阿盟把卡塔尔开除。本以为卡塔尔一收到“江湖令”就会向沙特“负荆请罪”,没料背后又一个大玩家伊朗在支持着卡塔尔。铁板一块的阿盟和海湾国家合作组织,如今各自逞强而变得支离破碎。
  同样在中东,2017年内美国两次为以色列站台,美国称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为了以色列,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同样也是为了以色列。这使中东另一个大玩家土耳其极为不安。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将联合伊斯兰国家寻求让联合国宣告美国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决定为无效。美国为以色列站台的背后,就是以前一盘散沙的巴勒斯坦,于2017年实现了哈马斯和法塔赫两派正式结约,走向团结。
  在东北亚,“暗杀金正男”事件虽然没有引发国际舆论的轩然大波,但朝鲜再度核试、甚至是试爆氢弹,以及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却使朝美走向爆发武力冲突的边缘。朝鲜惯用的“悬崖政策”屡屡起效,美国划定的战争红线一直不明,韩国也以防朝核攻击为名加紧部署完了首批计划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而在日本,由于安倍在朝核问题中反应及时,扭转了国内因“亲信门”而导致的民调下降局面。
  2017年对印度而言,同样是“玩出火”的区域玩家。印度总理莫迪2017年内可用“遍访世界”来形容:5月访美国、斯里兰卡,6月访问俄罗斯,7月访问以色列,8月访欧洲四国、9月访问缅甸。与来访的日本首相安倍一道发起与中国“一带一路”针锋相对的“亚非发展走廊”。2017年同样是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为正式成员国的一年。而中印长达70天的“洞朗对峙”被认为是印度玩出火的一个表征。洞朗对峙虽然在外交层面上获得解决,但该事件已经进入到印度各个政治争斗话语中。
  2017年另一个大玩家,不是具有主权国家地位的主体,也不是国际组织,而是一种生产力,是新技术。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时代的逼近,各国生产要素在进行紧张的重新优化与配置,与之相随的结果就是传统技术大国都获得了醒目的经济增长,实现了全球自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少有的强劲复苏。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格局无疑是2017年内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概念,它不再是以新兴市场为导向。
2018年国际大变局
 
  挥手向沉闷的2017年告别,迎来令人期待的2018年。国际体系中“东升西降”之趋势将在2018年变得更明显,世界“权力东移”将从态势成为事实。东亚、东南亚、南亚三区域政治经济融合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东亚各国关系进一步趋稳,长期不和或短期受挫的国家间关系有望在2018年获得修复,其中中日高层领导互访有可能实现,中韩关系有望恢复到之前水平。
  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善,也将推动各国追求贸易开放政策,反全球化思潮会有所遏制,中美贸易战的几率有所下降,但美国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的立场不会变。
  而作为对比,传统地缘政治权力中心的欧洲,随着移民、退欧、极端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等问题的冲击,将在国际多边舞台上难以发挥以往的引领作用,g7集团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唯一主体的地位已经难以为继。尽管欧洲各国在2018年继续迎来较高的经济复苏,但欧洲将把最大精力放在其一体化事务上,对国际事务会表现得不太热情。
  受减税计划的影响,美国短期内会承受财政收入下降、政府债券高发的困境。拮据时代的美国,再加上不太愿意作出国际理想主义冒险行动的特朗普政府,美国对削减美国实力的全球领袖地位会进一步重新评估,特朗普的“退群”行为,预期将在2018年还会继续。
没有选举压力的小阳春
 
  2018年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没有选举之国内政治的束缚,美国只有一场中期选举的“小考”,俄罗斯是大选之年,但应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轻松选举,不会对外交政策带来多少实质冲击。在这样明朗化的环境下,2018年的国际舞台会变得更为活跃和热闹。
  其中最大的多边舞台将由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如2018年将迎来的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与南美洲国家之间的合作论坛。既有的区域或跨区域多边会议将设置更为具体、更可实现的目标和议程。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鼓舞,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倾向于实现战略对接。在印度,莫迪政府对抗中国“一带一路”的做法,受到反对党的批评,随着印度经济增长低于预期,莫迪政府将会受到更多国内政治压力,2018年中印关系有望重启,中印将在金砖集团机制、上合组织机制等多种框架内展开合作。
新动荡不可不防
 
  虽然is组织在2017年被决定性得到剿灭,叙利亚国内形势也趋于稳定,但中东北非还在酝酿着新的冲突爆发点。库尔德2018年试图建国,将会给已经趋于平静的伊拉克、土耳其变得焦躁起来,区域分离主义势力将兴风作浪。
  而受石油经济不振的影响,沙特等国家国内改革压力日增,反腐风暴还将持续,海湾国家之间的冲突有可能在局部爆发,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将成为2018年区域一个热点词。胡塞武装问题,把伊朗也牵扯进来,问题趋于复杂化。
  同样在中东,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派势力脆弱和解进程有可能随着2018年拟定的选举而流产,新的冲突有可能会爆发,以色列将成为政治攻击目标,加沙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事会重新爆发。
另一个动荡区域将是在朝鲜半岛。2018年3月起美韩各种大规模军演将轮番上演,将一如既往地刺激朝方作出挑衅性反应。被美国重新列入支恐名单上的朝鲜,将在2018年受到美国窒息性的压制,美国军事部署将也因此往前压,压缩中俄战略防御能力。朝鲜和美国都在朝鲜半岛上走“悬崖政策”,一旦失控,全面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会急剧上升。中方将一如既往地扮演“绝不允许半岛生乱生战”的和平稳定器作用。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