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政 > 正文

金融市场: 向人民群众的汪洋蓝海进发-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日期:2016-03-3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博鳌论坛三个关于金融分论坛的话题,包含了城市平民消费、农民消费和生产、中小微企业信贷这些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目标正向着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的广阔蓝海进军。
撰稿|老 冲
 
       2016年春节过后的第一场大戏奥斯卡颁奖礼上,最佳影片提名名单里有一个很冷门的《大空头》,这部电影用一种调侃的方式讲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华尔街里的聪明人,最擅长包装和设计各种复杂无比、甚至是故意不愿意让普通投资者弄清楚的金融产品来赚钱,玩坏了,还是普通民众来买单。
  中国的金融市场管制多、风险低,没那么乱,这也意味着太缺乏创新,秀底线的案例倒是不少。2015年最热闹的领域莫过于互联网金融了,十多家平台公开跑路,玩得最大的是e租宝,交易量已经超过700亿,俨然一个中等银行的规模;网金宝的公开地址在某大厦22层,这栋楼最高只有20层;最奇葩的漳州汇霖,发的公告能把投资人气歪鼻子:别找我,找我也不还你钱!
  这一年也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元年,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更严厉:“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底线。” 
  面对这样的形势,博鳌论坛连续三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今年一开场就表态:要监管,也要鼓励创新。随后进行的互联网金融分论坛以“痛并成长着”为主题,嘉宾们的表现都很小心谨慎,可关键问题是,痛是痛了,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在哪里呢?与之相关联的两个分论坛,普惠金融和民营银行,讨论的方向也是同一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在人民群众的汪洋蓝海。
 
我们都是乖孩子
 
  参加互联网金融论坛的,大多是p2p网贷的一线公司,这些年轻的80后企业领导人,一开场纷纷表示:我们都是乖孩子,出事的都是坏孩子,我们可不一样,一定要划清界限。
  拍拍贷ceo张俊一开始就着急说明白这件事, p2p是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直接交易的方式,用互联网方式来高效的实现,平台只是撮合的中介,本身不能是信用中介,更不能圈钱做非法集资,此前出事的如e租宝、大大集团,本身已经突破了信息中介的性质,简单来说是将非法集资从线下搬到线上,并不属于真正的p2p。
  人人贷总裁张适时也说,正规做业务的p2p企业出问题的并不多,只要平台严守信息中介的定位,保证所有交易的真实性,风险并不比常规投资风险更大。借助互联网这一高效工具,一个人可以把10万元分散投资给100个人,这本身提高了投资效率,也降低了资金风险。
  作为“好孩子”,既不怕监管,更要呼吁监管,爱钱进ceo杨帆直言:我们需要监管,不过要轻点,p2p行业就像年幼的孩子,不能限制他必须往什么方向发展,而是告诉他哪里危险不能去。有利网ceo吴逸然讲话则比较狠:应该对违法行为严肃惩处,以震慑效仿者。
  积木盒子ceo董骏表示,目前监管对于行业有越来越多的了解,提出的底线监管非常切合实际。恒昌公司总裁秦洪涛说,应该抓紧时间启动监管,落实监管细则。
  分论坛的主持人、经济学家谢平像是给各位宽心,他说曾有领导咨询过相关问题,谢平回答说:你们大可放心,真正的p2p不吸收任何存款,不参与同业市场,就算倒闭也是有限损失,根本形不成系统风险。同时也调侃了一下监管层,“他们这些文科生呀,不懂大数据嘛”。
  大数据是目前p2p的法宝,监管只守底线,也代替不了生意,要想让那么多的投资人重塑信心,p2p的风险控制是核心竞争力,这方面各个企业都表了决心,现在大数据这么先进,可以通过一个人在网上的行为轨迹来评估他的信用、防范风险。
  在场的80后企业家们对金融科技的未来非常乐观,张俊认为,目前大数据只是1.0阶段,未来2.0的形态会更具颠覆性,人人都可以基于信用发布虚拟货币,自己完成金融交易,根本不需要金融机构,包括p2p。
  对此,连续两年以“专业人士”身份参加互联网金融讨论的一位“神秘人士”, 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对此有些不以为然,他怀疑大数据所给出的判断是否真的就是用户所需要的。
  朱云来说:“比如你知道他(贷款)买了什么东西,但不知道(还贷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是花他爸爸的,挣的,还是朋友给的。”“(没有金融机构)是不是变成自动驾驶了?且不说自动驾驶,万一出一个错,你为了防止这一个错,还得有人看着,那就不可能进入无人金融时代。”
  对于未来的展望总是一种推论,听起来很科幻,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价值是其所展现出来的活力,这种活力并不是来自野心勃勃的人用非法集资的手段造就的虚假繁荣和瞬间坍塌,而是基于普通用户的真实需求。
  有利网2015年发放了70万-80万笔消费贷款,集中在手机、摩托车、电动车的消费环节,拉动了厂家的生产,和线下零售门店的销售,对借款人和理财客户提供了真实服务。张俊也发现,85后、90后的消费理念不同,他们愿意借钱消费,使用杠杆。
  拍拍贷、有利网、积木盒子都在专注于小额消费贷款市场,比如拍拍贷的用户大多是大专和本科学历,刚工作两三年,身处三线、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张俊说,一个年轻人每月收入2000-3000元,想买iphone差4000元,贷款12个月还清,也愿意付出成本,这是p2p消费贷款的典型样本。
  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所切分的,正是这样年轻的新城市阶层,他们没有车贷、房贷等大额信贷需求,他们甚至大多数没有信用卡,只有固定工作和网络消费习惯就足以证实他们的信用,这个群体数以亿计,规模也由此形成,这是行业活力的基本面。
 
农民怎么办?
 
  p2p的专注是可以给人信心的,这也是普惠金融的一种形式,但另一个话题——“普惠金融:金融的贫民化”讨论的重点则关注另一个层面,个人的生产和经营性贷款,而非消费贷款,它关注的是更广阔的农民阶层。
  海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理事长吴伟雄,本人是农民出身,用自己的信用联合社的案例对如何解决农民的需求给出了解答。过去银行和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是因为95%以上的小额贷款没有抵押物,这是基于风险控制的基本需要。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却有意外的收获,2015年他们发放了小额贷款230亿,惠及海南60%的农民,但他们的贷款不良率却低于2%。
  看来对于普惠金融式的小额贷款,是否有抵押物并非核心问题,关键是做法是不是靠谱。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做法是,首先,培训发放小额贷款的业务员不仅要懂金融,还要懂农业种植、经营和市场,能够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走访农民,发放贷款。其次是要对农民有感情,死心塌地给农民做事,经常跑农村,和农民建立密切的联系。第三是帮助农民掌握一两门技术,有致富的能力,不然也还不上贷款。
  这种贴身服务农民的“玩法”,是不适合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文标说得很直白,为什么银行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并非做不到,而是没有动力做。
  董文标说,中国银行的信贷体系设计之初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后来中国加速推进市场化以后出现了一批富人,这个体系又为富人服务。多年来传统金融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只想做大的,不想做小的,只想锦上添花、不想雪中送炭,给大客户贷款金额大风险低。“一下子10亿元,最好三年期、五年期,这样一来三五年的工资、奖金都有了,就不用再做了,这批人的观念出现了问题。”
  在他看来,这种观念是大机构普惠式小微金融难以铺开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制度问题,银行贷款实行终身追究制,小微企业一旦出现风险,放贷的个人也要承担责任。
  对于农民贷款没有抵押的问题,董文标也给出了解题的办法。“改革继续深入,明晰产权,比如土地流通、宅基地流通一旦解决,农民贷款就可以用土地、宅基地来抵押,风险不就自然降低了吗?”
  制度改革层面的事,金融机构说了不算,但有的机构已经遇到燃眉之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cc)总裁王银成就挺着急,picc针对个人的业务,有一半在农村,而且乡镇机构已经覆盖了95%,全国59万个村庄,picc覆盖了28万个,这么健全、完善的体系,就是没有直接投资、贷款的功能。“应该给有社会责任和能力的企业,给他们政策上的支持。”
 
小微企业需要民营银行
 
  农民的个体信贷要求不高,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案例证明,只要金融机构踏踏实实去做,风险也不高,但是城市里的小微企业该怎么办呢?还得民营银行来扛。
  在民营银行分论坛里,弥漫着小心翼翼的气氛,和p2p遭遇信任危机相比,刚出生不久的它们还有些战战兢兢,民营银行分论坛的主题“生不逢时,还是生逢其时?”准确地反映了民营银行的心态。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十条),正式放开民营企业的设立壁垒。2015年6月26日,银监会发布《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民营银行申办进入常态化,首批试点的有5家。截至2015年末,5家民营银行总资产为794亿元,负债为651亿元,运营状况良好。截至今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经预先核名100多家民营银行。
  首批5家民营银行里,这次分论坛里来了两家。按照银监会对民营银行的定位,民营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小存小贷、大存小贷,公存公贷和区域性存贷”, 天津金城银行行长吴小平说,“怎么看都是个小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蔡鄂生特别回应,民营银行的出现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一步棋,生来既是为了“补短板”,这对民营银行的定位、作用事实上已经有了清晰的要求。监管层的信息很明确,你们就应该小。
  经济学家吴晓求给出一组数据。描中国金融行业的基本架构中,银行当然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规模化银行类金融机构超过了200万亿的规模,在整个金融资产结构中占据达到了80%左右。吴晓求认为,从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和改革的方向来看,这些大金融机构都是重点,进行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激活存量的活力最重要,但是现在好些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很小的增量上,比如战略新兴板:“我始终不认为那个东西重要,跟庞大的存量相比较微不足道。”
  吴教授认为,民营银行的重要作用是“结构性弥补,大银行看到的都是富人,小银行看到的是中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民营银行)必须创造和规模化银行不同的模式和运行结构。”
  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要的说法更加现实,也更有信心一些。他接手招商银行时,招商银行不仅小,还遇到过挤兑风潮。就是认清了自己的小,银行耐心提高对小微银行和信用卡客户的服务水平,招商银行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强。
  看来“小”也不是核心问题,小有小的好处,马蔚华说:“有什么好处?因为它的客户就是小企业,对小企业了解很深刻,不必要进行那么多的调查就可以把握风险,就可以了解文化……不光是存贷款,服务结算、财富管理全做透,精耕细作,立足小、立足本地、立足于创新、差异化,民营银行才会有出路。”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历来是金融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近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必然会大幅度增长,这是经济萧条背景下逆势增长的基础活力,这是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所处的“大势”。
  博鳌论坛三个关于金融分论坛的话题,包含了城市平民消费、农民消费和生产、中小微企业信贷这些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目标正向着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的广阔蓝海进军,用资本的方式激发最大群体的经济活力,是“普惠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