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里的外滩风情传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阅读提示:上海,风云际会的城市,人来人往的码头。这些,都成为电影最好的原材料,不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趋之若鹜,取一瓢饮,即是传奇。
撰稿|河 西
上海,风云际会的城市,人来人往的码头。这里曾经遍布革命者、资本家、工人、政客、军人、艺术家、黑帮.这里也曾经发生过革命、战争,暗杀、爱情……留下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些,都成为电影最好的原材料,不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趋之若鹜,取一瓢饮,即是传奇。
《外滩》与《外滩佚事》:围绕着命运感情的故事
外滩不仅是上海的符号象征,也是中国近现代历程的缩影。2010年,知名纪录片导演周兵带领《故宫》团队与上海纪实频道合作,投资1300万元,推出电影和电视两个版本的《外滩》。在导演周兵看来,如果《故宫》是一个国家的公共记忆,《外滩》应该是一个充满多种梦想的寓言。“5集的电视版中,有很多大事记,90分钟的电影版里,则有围绕着命运感情的故事。”周兵说。
选择张爱玲、周璇、赫德等历史人物作为纪录片的主角,并邀演员扮演,成为《外滩》不同于以往国产纪录片的新尝试。而英法纪录片导演加盟前期策划,从法国国立音像研究院和高蒙电影公司获得的独家影像资料,也为《外滩》注入了国际市场看重的要素。
《外滩》历时550天的拍摄与制作,同时拍了电视和电影两个版本。2010年10月播出的电影版《外滩》以周璇、杜月笙等五个人物的命运为主线,偏重故事性;而电视版则按照时间脉络分为五集《泥滩 外滩》《远东华尔街》《城市之光》《海上沉浮》和《天际线》,以历史资料和人物采访为主要形式。尽管形式不同,但影视两版《外滩》以新视角解读历史的内在一脉相承。比如1864年,那时外滩几乎所有的热钱都在炒棉花,然而随着国际棉花价格迅速跌落,伦敦金融界率先发生倒闭风潮,迅速波及上海,大批银行、钱庄纷纷倒闭,中国人第一次领教了国际金融危机;节目中甚至还引用鲁迅原话“钱是要紧的……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讲述了他向北新书局打官司讨70万元版税的经过……《外滩》就是选取了这些类似的有趣故事,还原了160年的外滩史。
纪录片《外滩佚事》讲述的是一个长达一百多年精彩的上海故事,外滩从一个泥滩成长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港口和金融中心,这里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传奇的财富故事。这部纪录电影讲述五个人在这座城市里的经历,他们中有英国人赫德、来自日本的李香兰、中国的叶澄衷、杜月笙和周璇。在他们身上分别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梦想,那是关于金钱、权力、爱情的梦想。除了讲述这五个人的命运和情感的变化,还会展示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外滩从19世纪50年代直到今天,它的城市面貌的变化都在这部纪录片里得到展示。在细腻的人性情感表达中,本片带给观众一段魔幻和史诗的外滩历史。
《海上传奇》:发掘这座城市的性格
贾樟柯虽然是山西人,却和上海颇有缘分。他的很多电影都是上影投资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贾樟柯应上海之邀拍摄了纪录片《海上传奇》,通过18位不同年代上海人的讲话,像长篇小说的十八个章节,为我们讲述了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上海故事。展现这座繁华都市百年的变迁。
讲述者中既有韦伟、费明仪(费穆的女儿)、杜美如(杜月笙的女儿)这样的老上海,也有陈丹青、韩寒这样的新一代上海人,而贾樟柯的御用女演员赵涛在其中演绎一段寻找恋人的故事,并以此“剧情”方式串起整部纪录片。
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贾樟柯说他自己对上海也是情有独钟:“差不多在读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特别着迷上海。迷恋,首先是因为人,很多民国人物,像胡适、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包括张爱玲的小说也开始重新再版,很流行,所以伴随着这些著作的出版,就有很多对那些人物,还有那个时代重新的认识。”
拍上海,外滩当然是无法绕过的存在。外滩的老建筑让贾樟柯深深着迷,他试图从中发掘这座城市的性格:“你看外滩的老建筑,背后有各种各样新奇的都已经建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建筑它也并非永恒,你都能拆了盖,盖了拆,特别是现在上海的弄堂消失得也很快。但是唯独江河湖海基本上你动不了它。一船一船的人拉着,确实你能想象从开埠以来,从1842年开始一船一船的人进入到这座城市,生根发芽,然后又是一批人从这里离开,来来去去都是因为有江河湖海。所以我在拍的时候我就想,我没有必要重复性格中的一小部分,而是应该重新去发现这个城市的性格。”
由建筑而人文,贾樟柯呈现出的海上传奇,关注的还是人,是上海这片土地上曾经璀璨过的人与事,在若干年后,在一个山西的导演心中激起的涟漪。
安东尼奥尼:一个老外眼中的外滩
1972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拍摄了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纪录片——《中国》,这部记录了70年代初真实中国的影片,在当年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批判运动。而如今,当年安东尼奥尼在上海不按“规矩”拍下的影像,如今却成了难得而珍贵的历史资料。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在上海依次拍摄外滩、南京路、第一百货、工人新村、中共一大会址、豫园、黄浦江等处的景观。其中外滩南京路代表了帝国半殖民时代的上海,工人新村是社会主义上海的标志,豫园是横跨旧上海-新上海的老城厢,最市民化的上海空间。影片还频繁地拍摄街景,记录下了那个时代上海人的服饰与表情。由于存在着组织拍摄的情况(广东路外滩晨练那场是即兴抓拍的),所以人的表情看上去可能有点拘谨,不是那么的自然从容。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是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于1972年的五六月间,带着摄影队来到中国的。他们原本想在中国拍摄半年,但后来只拍摄了22天。所以安东尼奥尼在电影的旁白中说,他们只是“看了中国一眼”。
黄浦江畔的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观,过去有一种说法,没有到过外滩,就等于没来过上海。安东尼奥尼来到上海,当然要拍摄外滩。
不过安东尼奥尼到外滩,并没有聚焦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高楼,而是调转镜头,由西向东拍,拍了当年差不多和地平线一般高的浦东,有人认为他犯了一个“方向性错误”。
在一个极左年代,不是红光亮的审美倾向为世人不容,但当时过境迁,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这部纪录片,却留下了难得的影像记录。应该公正地说,当年安东尼奥尼拍摄这部影片既没有刻意要“宣传”中国,也没有有意要贬低中国,而是比较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当年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正如后人评价的那样,是一部“真正描绘中国城乡诗篇”的纪录片。
当外滩遇上香港
1990年代,内地拍摄了一系列模仿香港动作片的电影。这些电影谈不上多少艺术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趣味和口味。
1990年薛彦东导演的《外滩龙蛇》,一部非常简单的复仇武打片:旧上海,某丝厂老板的三位公子为报杀父之仇,与“斧头帮”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三公子是龙子,“斧头帮”就是地头蛇,龙蛇争霸,看的就是一言不合就打打杀杀。
改开之初,海外快节奏的影视文化激烈地冲击着内地的审美倾向,其中,尤以同根同源的香港影响最大。可惜,那个时代内地电影人和观众对商业片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他们以为只要多爆破几辆车、多一些感官刺激,就可以赢得观众的喜爱,但实际上,它们很快就尘封的历史之中了。
从当时的市场预判来看,外滩蕴含的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改编成商业电影是最合适不过了,《外滩龙蛇》这样的电影乃应运而生,这也是为什么远在东北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会选择拍这样一部有关上海的电影。
还有一点很有趣的是,虽然已经有了商业市场的意图,但是不知不觉之中,还会流露出一些意识形态的痕迹。在影片的最后,游天云和黄金荣等黑社会头子道参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黄金荣亦借机全歼了斧头帮,游天云在绝望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你很难想象在香港的动作片中会有这样的情节设置。
那是1990年代商业大潮的袭击与1920年代上海革命的动荡的奇妙相遇,而当大浪东去,我们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之时,外滩,似乎又变成了蒙娜丽莎般的神秘,在微笑的背后,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