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高等游民-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阅读提示:不需要随时随地伪装自己,地位、名誉、财产都不需要,我只是为了我而活着。
苗 炜
今年年初,有一个日剧颇为流行:《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剧中男主人公谷口巧35岁,身体健康却不肯工作,正值壮年却依靠着母亲生活。闭居在家13年,看到拥挤的人群便会头晕。他的房间里堆满了书、漫画和电影光碟,谷口将其称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域”,而他每天就在这个狭小的“圣域”里靠读书看电影消磨时光,因为他觉得与人打交道是最累且最无必要的。谷口的自尊心很强,对于“啃老族”一词极其不满,他自认为是“高等游民”。他摒弃并鄙视肉体工作,认为陶冶情操才是人生真谛。“高等游民”这个词并不是凭空捏造,它曾一度成为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主体,例如夏目漱石的著作《心》中的先生,《后来的事》中的长井代助,以及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中的主人公。了解日本的朋友给我说,高等游民是明治至昭和初期实际存在的群体,他们在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经济压力,不从事生产性的工作,只靠读书过日子。
我很好奇的一点是,如果不去工作,那“高等游民”如何养活自己?在北京,我有几位朋友的生活状态类似于“高等游民”,他们做极其少量的工作——大多数是一些文字工作,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其中一位曾在电台主持音乐节目,他总是一首接一首地放歌。与那些聒噪的主持人相比,他总是很安静,偶尔会没头没脑地发两句感慨,比如他说极恶者热情高涨,善良者也就信心尽失。比如他说,每个流行的词汇,每种流行的理想,都是一个托词,都是要回避何者为善这个问题,我们喜欢谈论自由,当我们谈论自由时,自由是一个托词,借此我们可以避免谈论何者为善。我们喜欢谈论进步,进步也是一种托词,借此我们避免谈论何者为善。他在两首歌之间发表这些高妙的言论,没有上下文,没有解释,也不给出处,我还在揣摩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开始播另一首歌了。我喜欢他在节目中说出的这些没头没脑的话,因为这些话“非常文艺”。要说北京这个城市还有一点儿可爱的地方,那就是这些“文青”能有生存的空间。
“高等游民”这个词汇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讨论,是与现代社会被压抑的上班族生活分不开的。不需要每天伴着闹钟可恶的声音按时起床,不需要挤进早高峰难以呼吸的地铁,不需要随时随地伪装自己,地位、名誉、财产都不需要,我只是为了我而活着。这种生活方式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日本学者神一行总结出了新高等游民的二十个特征,那就是——
富有的不是金钱是时间,追求的不是物质是内心;丢掉了一半世俗的欲望;总是追求适度;没有钱也总是很开心;从来不会因为想要某样东西而排队;虽然没有奢侈品,但有电子词典;不用手账;不善于人情世故;对任何人平等对待;相比于被给予,更希望给予;总是带着笑脸,不抱怨;不强迫别人请客;穿着破烂但心似锦绣;追求正义,说谎也只说善意的谎言;比起形式更注重内容;比起儒教,对老庄思想更为亲近;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作为人生信条;同时阅读司马辽太郎和山田风太郎;永远保持对知识的好奇;拥有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
神一行总结的这二十条特征将其理想化,使其成为普遍压抑的社会动物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有些为高等游民正名的意味。而日本明治时代的小说家、翻译家内田鲁庵曾执笔《文明之国必有高等游民》一文,在文中他这样写道:“无论在哪个国家,处于什么时代,都存在着游民。不会存在一个国家举国上下从早到晚都在拼命工作。然而,一国中存在游民绝对不是值得担忧之事。有游民说明一国富裕,如果人人勤勉,则暗示此国实则贫乏。认为游民的大量出现是亡国之兆,这是极大的错误。先进丰裕的文明之国一定存在着游民。我并非说游民是太平的祥兆,但游民绝不妨碍一国进步。”
※尊龙凯时平台入口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