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承受的聪明误-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近日法国出兵马里,紧接着发生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让世人不得不正视“北非之春”引发的意外连锁反应。当此之际阅读《幽灵战争》一书,感触又深一层。
《幽灵战争》(ghost wars)为《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斯蒂夫·科尔(steve coll)花费数年心血的力作,有个颇长的副题:“自苏联入侵至‘9·11’期间中情局与阿富汗及本·拉登之秘史”。由此已不难猜到该书的着力点。如果来点玩笑态度,套用今天网络小说读者的归类法,那么可以说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养成系”加“虐恋”的故事,展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如何不辞劳苦地把伊斯兰极端势力拉扯大,然后痛遭反噬。
据书中的梳理,在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先是支持阿富汗的亲苏政权,后来干脆直接大军入境,中情局以及美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良机难得:如果通过暗中支持阿富汗的反苏武装力量羁绊住苏军,令之脱身不得,那么可以很好地消耗主要政治对手的实力。巴基斯坦特别是其情报机关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与中情局一拍即合,负责中转美方提供的武器、资金与实战技术培训。极端保守的沙特阿拉伯则从意识形态与政治目的等多个方面都积极支持反共,更鼓励原教旨运动,因此慷慨提供资金,由此,三者展开了错综交织的秘密合作。另外,这一斑斓的景观中也不缺欧洲情报机构的影子。
在科尔看来,彼时阿富汗境内反苏武装派别纷杂,原教旨分子只是其中一派而已。但沙特出于意识形态,美、巴出于实际利益,一致选择这一派作为主要支持对象。
于是,意外出现了,本已现诸多国的原教旨思潮因缘际会,快速发生质与量的转化。一个最惊心的情况便是,世界各地不满现实、受激进教派影响的青年纷纷来到阿富汗志愿参与“圣战”,固然为反苏战争提供了兵源,但苏东解体之后,这些青年回家的回家,漂泊的漂泊,就此把圣战扩散向八方,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政体的多个国家的头痛对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那么多设在巴基斯坦边界、由美国幕后指使的军事训练营,就绝不会有那么多青年获得日后从事恐怖活动的娴熟技能。
《幽灵战争》揭示的“史事”显然触到了后“9·11”时代的敏感点,所以出版之后即于2005年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作品奖,并“国际畅销”至今(书封上的推荐语,其至今未被引进中国大陆)。作者科尔早在1990年已曾获普利策新闻奖,在长达数年亲自报道中东风云的经验上,他又花几年时间遍访各方关键当事人,查阅解密档案与权威著述,附在书后的资料来源索引便达20余页,几乎段段有出处。因此,这本书并非靠话题取胜,而是一个范本,绽放着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严谨、勤奋与冷静。
翔实的资料不仅让全书视野开阔,鞭辟入里,随时曝光的多种历史真实细节尤其触目惊心。那字字句句让读者每生“原应叹息”之感慨,益发觉得对历史似乎也只有采用“同情之理解”的态度。人的眼光就是这样有限,聪明者也顶多能看出一步、两步棋,没谁可以预测更无法控制连锁反应导致的后果。
不过,更惹叹息的是,今日马里局势显示,人类似乎是不会接受教训的。当初欧盟尤其是法国倾力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却难料,卡扎菲倒台之后,曾经为其手下的马里雇佣军带着武器回流到祖国,搞起了极端派的武装叛乱。偏偏,在近几年,美国军队出于反恐目的对马里正规军进行培训,然而乱事一起受过训练的军人竟纷纷转投叛军,雪上加霜!摔同样的跟头,这就让旁观者有点不解了。
阅读《幽灵战争》,我们并不会变得更聪明,但也许能明白一点: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变得更聪明。因此,再要自作聪明之际,想着先掂一掂自己的分量。